本篇文章1158字,读完约3分钟
沉默了几天的郭美美以电视采访的形式回到了公众的视野。在郎咸平主持的节目中,这个曾经自称是红十字会商会经理的小女孩向母亲做了新的澄清和道歉。他的母亲郭登峰自称是“股神”。
令人不安的是,像郭美美这样的案件最近集中爆发,如渤海油田泄漏事故,该事故仅在事件发生后一个月才被披露。今天,石油泄漏仍在继续;达芬奇家具制造商没有因伪造产地而受到处罚;紫禁城内发生了盗窃、商业开发和文物破坏事件,无人负责。这些事件的共同之处在于,没有人因对事故(问题)负责而受到惩罚,而真相正在沉睡,公众的疑虑和不满正在增加。纠错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失败了,逐渐侵蚀了公众对系统的信任,增加了社会风险的程度。
这不是什么新鲜事。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环保、食品安全、牛奶质量等机制失效的问题。,但这些都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它们被视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并在受到微妙的影响后被迫接受它们。最近的疫情是个案,以公开和赤裸裸的方式挑战社会正义和公共情报。以前,根据公众的经验,媒体披露的案件一般都会得到严肃处理,以维护系统的权威和秩序。显然,这种维护权威的意愿正在消退,这是中国转型期的一个新现象。
纠错机制的失败本质上是因为对是非的判断取决于权力的意志,而不是一个每天有效运作的行政机制或法律程序。总的来说,中国的部门内部有一个自我检查机制,也就是说,执行和监督是两个品牌和同一批人。在这种机制下,内部部门往往掩盖自己部门的错误,如果错误涉及到高级部门,自我检查机制将自动停止。
通常,在重大事件发生后,在公众的压力下,上级机关会直接派出调查组对事件进行调查和处理。但是,上级部门与被检查对象之间往往存在上下级关系,在如何处理事故的态度上仍然存在护犊情结,否则,他们自己就应该承担监督的责任。因此,在中国独特的官方文化中,这种机制意味着纠正错误是一个平衡各种利益的过程,除非上级领导下令进行独立调查。
现在它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政治已经出现。网民不断挑战相关部门以人肉搜索和突发新闻的形式掩盖真相的努力。通过自发的集体行动,网民发现并追踪违法行为,并通过网络舆论形成非正式的、重要的民主监督机制。这迫使有关部门实行鸵鸟政策,即不回答公众问题,不公布真相,不处理事件。这使得网民更加愤怒和失望,从而刺激他们等待和寻找更多的问题来发泄他们的不满,从而形成类似“捡粪运动”的网络现象。这种趋势无疑会逐渐降低系统的权威性和整个社会的信任度。人民的不满将导致寻求通过体制外的手段实现正义。
因此,挑战现有社会秩序的最大力量来自于行政不作为,这种不作为刺激公众通过制度失灵自发地寻求正义,并在此过程中不断与行政部门发生冲突。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所谓的制度失灵并不意味着制度停止运行,而是制度没有朝着正义的方向运行。中国真正的制度失灵是缺乏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
标题:问责机制失灵 其实是郭美美事件的深层隐喻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3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