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45字,读完约4分钟
从5月份开始,全国各地将陆续举行阶梯价格听证会。目前,大部分省市也公布了听证计划,等待听证。但遗憾的是,几乎所有公布的阶梯电价听证方案都变成了涨价方案——无论你选择哪种方案,最终的结果都会是涨价——不同的是,你可以选择涨幅高的方案,也可以选择涨幅低的方案。
各地的节目各不相同
对比全国最发达地区北京、上海、广东的阶梯电价听证方案,可以发现一个简单的规律:第一次电价保持不变,第二次电价上涨0.05元/千瓦时,第三次电价上涨0.3元/千瓦时。区别在于不同地区不同档位的耗电标准不同。这个思路其实是按照发改委的要求来的。第一次用电量作为基本需求,会维持原价;而二、三档动力消耗会增加。公听计划中,上海一档功率最高,每月260度;陕西一档功耗最低,每月120度。
除了简单的三档划分,上海和广东还根据各自的用电特点提出了高峰用电和非高峰用电两种方案。此外,由于上海城市化率高,冬夏季温控设备消耗大,上海还提出了月、季、月、年三种实施方案。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月度计划虽然简单明了,但并没有反映用电量的季节性差异。因为在家庭用电支出中,冬夏季制冷制热用电量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其用电量明显高于春秋两季,明显是一刀切的不公平。而季节性月计划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用电量差异的问题,但是管理和实际操作起来比较困难。年度计划是两者的折中模式,兼顾了用电量差异和可操作性的问题,但收费周期过长,会导致对居民用电量的约束作用相对较弱。
听证会只能提高价格,难以说服公众
但是,鉴于这次推出的听证会方案,老百姓最大的疑问不是选择哪个方案更有利于促进节能减排,而是为什么无论选择哪个方案,结果都会是电价上涨的结果。比如北京两套听证方案的区别,只在于提高电价的门槛是230度/月还是240度/月。这种从左选右的听证会有多重要?
有网友表示:“阶梯价格本身就是通过价格杠杆推动节能减排、节约用电的好模式,但为什么阶梯价格实施后价格只能涨不能跌?难道大用户不应该一方面支付更高的电费,另一方面让一档用电的普通居民享受更多的优惠吗?比如一档降5分,二档不变,三档加2分钱这样的方式,大棒加胡萝卜的组合,既对用电多的居民造成价格威慑,又通过价格杠杆鼓励居民少用电,两者结合可以达到更好的节能效果。就像以前国家鼓励错峰用电,削峰填谷,降低了夜间用电成本一样。这样不是更合理吗?”
电价太低了吗?
当然,有人会说,阶梯电价方案之所以只涨不跌,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对居民电价采取低价政策,导致我国发电企业亏损严重。从我国近几年电价调整的历史(表4)也可以看出,居民电价的上涨已经远远落后于非居民电价,我国居民电价处于低位状态,所以涨价有其合理性和必然性。但问题是,中国居民的电价是否过低,取决于电网公司的实际输电成本有多高。
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经济与电力市场研究所所长陈皓勇说:“为什么电价会达到这个水平?电网公司必须公布所有成本。如果不宣布这些,听证会就没有多大意义。”由于涉及到很多其他因素,本来可以计算清楚的电网成本变得“难以计算清楚”。“既然是全民所有制的国有企业,从事与基本民生、财务运营、人工成本相关的公用事业。、建设成本、运营成本等。都应该受到全社会的监督。”在公布电网成本之前,很难断言我国居民的电价过低。
即使成本不清楚,通过纵向比较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电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中国电价的实际水平。例如,国家发改委曾经将中国的电价与美国进行比较:2008年,美国居民1000千瓦的电价为114美元,而中国居民为69美元。但如果用人均电价占国民收入的比例,美国只有0.24%,中国只有2.49%。换句话说,就相对价格而言,中国的电价是美国的10倍。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的住宅电价不是太低而是太高了。上一页12下一页
标题:阶梯电价咋成了变相涨价?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