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033字,读完约25分钟
胡风一生与书结缘,“他一生热爱文艺,一心想着写书出好书”。 晚年的胡风说:“最高兴的事情还是手里拿着新书。”(梅志《书香余韵》)。 胡风失去正常生活的时候,书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 胡风陷入精神崩溃的时候,书唤醒了他失去的灵魂。 书是形状像胡风的影子的朋友。
拥有《鲁迅的情结》《胡风缘》的人的赠书
《鹅鸟嫁人》及译名《鹅母嫁人》是台湾作家杨逵的小说集,收录了《鹅鸟嫁人》、《芋作》、《归农日》、《无医村》4篇短篇小说。 是1946年3月台北三省堂出版发行的,是作者用日语写的。 《鹅鸟嫁人》是一本袖珍书,进入胡风众多头脑的日语藏书中,虽然不太引人注目,但从扉页留下的作者手迹来看,《敬赠胡风先生杨逵》可以看出台湾与大陆、胡风与杨逵之间的绵文学渊源。 杨逵是具有“鲁迅情结”、“胡风缘”的台湾爱国作家(樊罗平《杨逵与大陆文坛——《鲁迅情结》、《胡风缘》)。 书的封面颜色逐渐消失,纸也脆化了,但其故事越来越多,鲁迅、胡风、杨逵、中国大陆、台湾、日本的他们有着无尽的情缘。
杨逵的鲁迅情结来自老师赖和。 “赖和一生最崇拜鲁迅,他同样因用文学治疗社会弊端,改造国民精神,一生保持了尖锐抗战的形象,被誉为“台湾鲁迅”(樊罗平《杨逵与大陆文坛——《鲁迅情结》《胡风缘》)。 赖和在当时的《台湾民报》汉文栏中,从1925年到1930年转发了鲁迅的《鸭子的喜剧》《故乡》《牺牲莫》《狂人日记》《鱼的悲伤》《狭窄的笼子》《阿q正传》《杂感》《高老夫子》等作品,当时 杨逵在1928年左右经常出入文友和赖和家,赖和家经常看到桌子上放着好几种中文报纸和杂志。 这在已经成为日本殖民地的台湾屡见不鲜。 杨逵受老师的人格和文学的影响很深,赖和于1943年1月去世。 杨逵在《忆赖和先生》的文章中谈到了赖和的印象。 “一想起老师过去的样子,当然会通过照片来展现鲁迅的印象。 ”。
1935年12月,台湾《台湾文艺》开始分五期连载增田涉的《鲁迅传》。 当时杨逵也是《台湾文艺》的执笔人,《鲁迅传》的发表杨逵也自然备受瞩目。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去世,杨逵亲自创立的“台湾新文学”很快做出了反应。 20日刊登了王诗璐的《追悼鲁迅》、黄得时的《回顾大文豪鲁迅之死——其生平与作品》,其中王诗璐的文案是杨逵的建议撰写的,杨逵正式读《鲁迅》是从机遇中得到的。
1937年投降日本,中文刊物禁止在台湾发行,当然也包括鲁迅着作的新文学作品。 《鲁迅全集》无论在台湾还是日本都被列为禁书。 1938年5月左翼文学青年入田春彦自杀,杨逵奉命整理他的遗产。 杨逵这样说道。 “这位入田先生的遗物中有改造社发行的《鲁迅全集》(一九三七年2月―8月发行,全七卷)。 我被授权解决他的书籍,所以有机会正式阅读鲁迅”(杨逵《台湾作家七十七年》)。 系统阅读鲁迅,让杨逵更深入地了解鲁迅的精神和思想,1946年采用鲁迅挚友许寿裳于台湾,发表《鲁迅与青年》《鲁迅的德行》《鲁迅精神》三篇文案和《鲁迅的思想与生活》一书,在台上相继发表了传达鲁迅精神的高潮。
1946年10月19日,杨逵分别在《中华日报》、《和平日报》副刊上发表中文诗歌《纪念鲁迅》,诗歌中写道:“鲁迅是人类精神的清道夫”、“鲁迅没有死”。 这还在听他的声音。 鲁迅没有死,我永远看到了他的真诚和热情”。 1947年1月,杨逵说:“幼春不死! 赖和犹在》一文中再次提到“鲁迅不会死! 喊道:“。 1947年1月杨逵编纂了《阿q正传》的日语对照书,亲自编写了卷首语。 这本书是中国文艺丛书之一。 1947年1月,杨逵又发表了《阿q画圆》一文。 从杨逵发表的一系列诗文可以看出,他对鲁迅的认可位于抗议和反叛之中。 就像他自己说的,“我离得比较近,如果对社会的不合理漠不关心,我就没意思了。” 杨逵在台湾日治时期,以文学为武器,对日本殖民者进行揭露和抵抗,因此被逮捕10多次,被誉为“不会被压碎的玫瑰花”。 杨逵从鲁迅的精神和灵魂中找到了共鸣。
胡风在1935年翻译了杨逵的日语小说《送报夫》,发表了当时很有影响力的《世界知识》第二卷第六号,1936年4月收录了胡风的翻译小说集《山灵》,胡风把同年5月18日刚出版的书送到鲁迅那里。 第一次发表时,胡风制定了《译者序》。 “台湾自一八九五年割让后,千千万万的土人和中国居民,在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下呻吟。 但是呻吟痛苦的奴隶的生活到底是什么? 没有多少人写得很深刻。 这是去年日本《文学评论》征文评选的作品,是台湾底层中国人民受日本帝国主义统治40年后首次以文艺作品的底层形式向世界报告自己生活的呼声。 ”。 《送报员》在台湾的遭遇不幸,最早在台湾发行,但只发行一半被禁止,在日本被选为二等奖(一等空缺),但在台湾还是被禁止的。 胡风介绍了杨逵小说的译本,开始让大陆人关注台湾同胞的命运和杨逵的作品。 特别是台湾光复后,有幸来到台湾的大陆作家、文人、学者要拜访杨逵,杨逵也知道了自己的《送报夫》被翻译成了祖国的复制品,在大陆流传开来。
杨逵对胡风的了解也靠大陆朋友。 据晓风介绍,抗战胜利,尹庚和张禹在台湾谋职,认识杨逵,向他介绍了胡风的情况。 张禹40年后说:“杨逵很高兴他的作品十年前得到了祖国大陆网民的赞扬。 深深感谢胡风先生的翻译事业”1946年中国的复制品《送报员》在台湾首次出版。 它是根据《山灵》印刷的,注明了译者的胡风。 “第一是因为当时杨逵开始学中文,还不熟练。 第二,他尊重胡风,欣赏其译文”(张禹《杨逵·送报夫·胡风——一点资料和证明》)。 杨逵不仅将胡风的翻译作为《新闻发布夫》的定本,还决定台湾光复后不再用日语写作,“我初期用日语写过。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当然想用自己国家的文案写,但是我从小就接受了日语教育,没有中文基础。 ”。 于是他过了40年开始学习中文,放弃殖民的语言,这是他在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后的第一个选择。 根据耿庸的回忆,1948年杨逵给台上的耿庸每人发了一本《送报员》和《阿q正传》的中日对照书。
鲁迅博物馆收藏的《鹅鸟嫁人》一书,至今不知起源。 《鹅鸟出嫁》短篇小说发表于1937年,作者通过描写鹅母被强嫁,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者高唱的所谓“共存共荣”,憧憬着“不求任何人的牺牲,相互帮助,大家繁荣”的明天。 杨逵小说集,将1946年收入命名为“鹅鸟嫁人”。
出于政治原因,杨逵和胡风素素不相识,杨逵对没有踏过中国大陆的土地感到遗憾(杨逵《第三代》和其他)。 但是,他们俩在海峡两地相互担心。 杨逵80岁去美国,见到了来自祖国的作家代表,通过他们向胡风打招呼,但胡风1982年收到美国学者的信,知道杨逵还在关注自己的新闻,问:“杨逵还活着吗? 太好了! ’由此我感慨了很久。 “晓风《神交五十年相见在九泉》。 1985年3月杨逵去世,同月在北京召开杨逵纪念会,胡风出席并发表“悼念杨逵”演讲,6月胡风也与杨逵西一起举行。 胡风生前热切希望杨逵来大陆观光,热切希望与杨逵见面。 这些都是随着他们相继去世而遗憾的,两岸同胞友谊所成就的文学佳话,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胡风旁边的童话世界
《小面人求仙记》、《小红帽逃生记》、《青蛙苦斗记》是胡风的妻子梅志创作的长篇童话诗集。 胡风的藏书中收有《小面人求仙记》三个版本: 1943年三户图书版、1947年4月生活书店版、1952年9月新文艺出版社版。 《小红帽逃生记》的两个版本: 1951年7月上海华东书店版、1952年5月新文艺出版社版《青蛙苦斗记》1951年8月天下出版社版。 胡风是诗人,梅志是母亲,母亲是怎么走向写儿诗的道路的,应该和胡风这个诗人分不开。
立志成为文学是每个年轻人曾经做过的梦想,梅志也是如此。 她出生于南国的“教书屋”,向往文学,为了买书而逐一存零花钱。 她读了鲁迅的《呐喊》《彷徨》《辛克莱的》《屠宰场》,苏联的《士敏土》,读了一点历史小说,章回小说,胡风也说她“读的书不少”。 后来她成为了左联的盟员,之后她成为了胡风的妻子。 同一个文艺理论家结婚了,她有了相当大的进步,开始系统地读胡风推荐给她的书,她开始看书修改《只追求故事节,不考虑其中的人物和思想缺点》(梅志《胡风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她开始帮助胡风油印刊物,手稿。 触摸耳朵的她也想写下来,但自己的努力经常被理论家的丈夫否决”(梅志《胡风传》)。
终于,1934年梅志20岁的时候,否定的处女作《伤痕之夜》在《自由谈》上发表了。 描写了一位贫穷的养蚕女工,在事故中受伤,鲜血滴落在桑叶上,没有人怜惜她,她却把带血的桑叶喂给蚕。 胡风给的评论,有生活,有人物。 《梅志》是她在这篇散文中首次采用的笔名。 1936年梅志又发表了小说《牺牲者》《人兽之间》。 1938年发表了小说《烟草的故事》。 但是理论家胡风对妻子的创作很消极,他不支持梅志写小说。 当时,梅志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除了要在战火奔忙中照顾孩子、做家务外,还必须帮助胡风刊物。 总是很温顺的妻子终于对丈夫说:“我并不是在开玩笑。 长期以来,我不想带着孩子逃跑,我也想自己做点什么。 不能写,当小学教师总是好的”(梅志《胡风传》)。 梅志的文学梦想受挫了。
梅志晚年说:“我的文学生活最初是从散文开始的,但一开始没有成功,也没有得到胡风的同意。 后来转向儿童文学方面,反而受到好评,这让我对创作充满信心,就这样干下去了。”(梅志《珍珠梅》)。 童话的创作完全是偶然的。 1941年因为战争,他们夫妇把小女儿送到上海,他们带着儿子在香港继续抗日文学活动。 1942年,他们在桂林进行文化活动。 梅志怀念着远离上海的女儿。 我也担心在战乱时代,远离父母,投身抗战的年轻学生被误入歧途。 因为生病的儿子总是缠着母亲讲故事,所以为了缓解儿子的寂寞,她开始给孩子编故事。 在孩子“后来”的问题上,故事越来越长,越说越感兴趣,不仅孩子着迷,胡风和朋友们也感兴趣,鼓励她写作。 《小面人求仙记》诞生了,告诫小面人不要被狐狸欺骗。 这首童话长诗在《青年文艺》上发表,很受网民欢迎,难得的是胡风也称赞了。 1943年,《小面人求仙记》自费由桂林三户图书社出版。 梅志在扉页上题为“给——远离我的女儿和远离父母的所有孩子们”,木刻家的温涛设计了封面,做了许多插图。 胡风为这本书写了广告词。 “是一个偶然来自世界的小面孔的人,她赞美自由的人生,她追求远大的理想,她跳过了大灾难,终于自豪了。 虽然这是传说中的故事,但作者用真实的感觉,赋予了现实的文案和生动的生命,故事生动,诗句如童心般活泼,纯真,能启发网民们的感知力和认知力,寓意深刻的长度也成为了网民
1949年5月上海还是黎明前的黑暗,梅志创作了《小红帽逃生记》,希望社出版,张德沛制作插图。 这首童话诗是梅志在深夜给小儿子喂奶后慢慢酝酿的。 故事很感人,母亲的心情出现在诗词中,她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勇敢智慧的好孩子”(梅志《胡风传》)。 同年5月,她又创作了长篇童话诗《青蛙苦斗记》,长诗歌颂了下一代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向往未来、敢于斗争的精神。 50年代初还制作了《小三子和小型车》、《三条跳绳打了脚》、《王幸和小黑脚》、《周劳》、《小三子和小木枪》等一系列作品,很受孩子们和大人的欢迎。 她的代表作《小面人求仙记》《小红帽逃生记》《青蛙苦斗记》由多家出版社再版,改编为连环画、童话剧。 梅志的童话创作达到了顶峰。
我们想起鲁迅,在那个“吃人”的时代,为了“拯救孩子”,向中国介绍了外国的童话小说《爱罗先珂童话集》《桃色的云》《约翰》《小彼得》《时钟》《俄罗斯童话》。 梅志以前,人们“说起好书,就会想起外国童话”(《鲁迅全集》第10卷395页)、“中国制造”的童话还不多,但梅志用童心为中国少年儿童编了一个又一个童话。 文艺评论家胡风在梅志的童话创作中写道:“你写了什么,但你不是作为什么作家写的,而是作为年轻的母亲写的。 你的语言是年轻母亲的语言,是孩子和老母亲之间的语言,幼稚,但不故意说谎,故意吓唬人,充满魅力,你只是想用单纯的愿望向血肉抚养的孩子们诉说平凡单纯的喜悦和悲伤,让他们感到有些痛苦 接着,充满创作热情的梅志写了童话《听到的童话》,但因故没有发表。 1952年5月《小红帽逃生记》最后由上海新文艺出版社出版,不久梅志的创作以“胡风事件”结束。
成为老人的梅志曾比喻说:“这是儿童文学行业的《流星》,但匆匆而过,在黑暗中与世隔绝了20多年。” 幸运的是,30年后《流星》再次绽放光芒,梅志改写了一系列回忆录,创作了多个新的童话故事。 1984年《小面人求仙记》《小红帽逃生记》《青蛙苦斗记》被汇编成《梅志童话诗集》,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 2001年梅志87岁,当选为第六届作家代表会议代表,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 胡风可能不认为当时在自己身边的害羞的妻子终于成为了大作家。
“话”引起的罪与罚
胡风藏书有《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演说》三本读本,是他藏书中读本最多的一本。 那些是1944年4月解放社出版的《整风文献》第三版,其中有收入“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谈话”。 1949年5月新民主出版社出版的《论文艺问题》(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演讲) 1949年6月解放社出版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演讲》。 在这三本读本的《讲稿》中,留下了胡风认真读过的手泽。
延安文艺整风运动是比较当时延安文艺界存在的一点问题开始的。 抗日、延安在短时间内凝聚了数万革命青年和知识分子,他们给延安的文艺界带来了活力,但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毛泽东当时指出,许多同志“来自上海亭子之间”。 从亭子间到革命根据地,不仅经历了两个地区,还经历了两个历史时代”。 革命根据地是人民群众掌权的时代,与以往文艺推进的对象完全不同。 这是因为延安文艺界有“许多唯心论、教条主义、空想、空谈、实践、脱离群众等缺点。
文艺整风以延安文艺座谈会为标志。 1942年5月2日,第一次座谈会毛泽东作了“引言”部分的讲话,5月16日召开了第二次座谈会,5月23日最后一次座谈会毛泽东作了“结论”部分的讲话,后来收到“讲话”的有“引言”和“结论”两部分。 《讲稿》强调文艺工作者应该“为什么人”和“如何”的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的文艺必须是“为了人民群众,首先是为了劳动者”。 文艺工作者“必须和新的大众联系在一起,不能有任何犹豫”。
《演说》在当时得到延安媒体的高度评价,认为它创造性地继承和迅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 1943年10月19日鲁迅忌日,《谈话》在延安的《解放日报》上首次发表。 10月20日,中央学委发出学习《演说》的通知11月7日,中央推进部在《党的文艺政策执行决策》中表示,《演说》精神适用于文化部门和党的事业单位,不仅是处理文艺观、文化观的材料,也是处理人生观、做法论的材料,普遍普及 《演说》也很快传到了国统区重庆,1944年元旦《本日报》发表了《演说》三个提要,编辑推动的同年4月延安派出何其芳、刘白羽向重庆文艺界传达《演说》精神。 在重庆周恩来、董必武多次开会介绍延安整风的情况和取得的成果,组织进步人士学习“讲话”。
应该说胡风这个时候认真学习了“话”,在他带的《整风文献》一书的“话”文章中,他画了许多线,在他认为重要的段落的顶部画了一个红色的圆圈,一点页码折了下来。 根据书中的红、蓝、黑三种铅笔标记推测,他至少读过三次。 本书还收录了其他整风文献二十一篇,但没有留下看过的痕迹,可以看出胡风很重视“说话”。
作为党外人士,胡风“不是把‘讲话’当做党的内容物来学习,而是作为文艺的观点来体会”。 在一次相关座谈会上,他用《演说》的一句话表示,“根据地文艺工作者与国民党统治区文艺工作者的环境和任务的区别”提出了自己的理解。 “在国民党统治下,文艺工作者的任务是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反动文艺,甚至反动社会该如何战斗,不是的,也不能培养工农兵作家”(梅志《胡风传》)。 他的发言是“不知时势”。 不仅如此,他还做出了“不知时势”的举动。 1945年1月,胡风在他主办的《希望》杂志第一期发表了被左翼文化界谴责的舒芜的《论主观》,第二期发表了舒芜的《论中庸》。 对这两篇论文,胡乔木概括说:“毛泽东同志‘唯物论是客观的,辩证法是全面的’。 你的“主观论”正好是反对客观。 你的《论中庸》正好反对全面”(《百年潮》2004年第11期)。
胡风的《独断独行》也引起了观察。 来自延安的何其芳、刘白羽说:“虽然和胡详细谈了很多次,但其实是打招呼,胡依然有抵触感,这是理论问题、学术问题、文学问题,根据马列的经典,没有任何错误。”(周正章《胡风事五十年祭》) 胡风的“不和谐”震惊了周恩来。 《主观论》发表后,周曾找过一次胡谈。 胡风回忆中心表示:“一是,理论问题只有毛主席的教导是正确的。 二是改变对党的态度”(《胡风回忆录》)。 这两点实际上为胡风的政治前途敲响了警钟,但不熟悉政治的他认为周的谈话得到了他的肯定,接着发表了《论中庸》。 更引人注目的是,胡风重复了他的文艺理论,形成了以他为中心的“七月派”。
中共中央没有停止胡风文艺思想的“纠正”: 1948年香港中共组织许多人点名批评胡风的文艺观点和毛泽东“谈话”的对立。 胡风以长达10万字的“通往现实主义之路”提出了反批判。 1949年7月在北京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文代会,这次大会是高引擎“演讲”旗帜的大会,胡本是国统区文艺报告起草者之一,但由于意见不一致而“坚辞”。 他被任命为大会贺词,题为“团结,更前进”,文案中只强调“团结”,完全没有提到“演说”。 郭沫若和茅盾在大会发言中对胡进行了不点名的批评。 1951年1月胡乔木见胡,12月周恩来见胡,1952年4月周扬也见胡,“这三个毛周围的人对胡的不合作、“抽象看党”提出批评,但胡没有作出非探讨性的表态。”
其实这几年,胡风又不知道认真学了多少遍《演说》。 在他有1949年版的单行本的情况下可以看到。 书上不仅有红蓝两色的笔画线,还有很多眉批和边注,有些章页已经写满了。 为纪念《演说》十周年,胡风写了新中国后的第一篇论文《为了学习、实践》。 这是学习“演说”的心得,但是文案被拒绝发表。 反复学习“演讲”,得出的结论是“我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演讲》看作是与毛泽东文艺思想整体联系的部分,不能教条式地应用”(胡风《关于解放以来文艺实践状况的报告》)。 在“不执着于非悟”的胡风上书30万字后,他终于以“反革命罪”入狱。 其中,“他的文艺思想和主张有多个错误,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和唯心主义世界观的表现”,是诸罪之一。
1988年6月《中央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平反胡风同志的补充通知》中,对胡风的文艺思想作出了最终结论。 “关于胡风同志的文艺思想和主张,按照宪法关于学术自由、批判自由的规定和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文艺界和广大网民通过科学正常的文艺批评和讨论,要求正确处理,不必通过中央文件决定。 ”
泥土社和禁书
胡风一生翻译丰富,他与泥土社的交情也很浅。 他的藏书有泥土社的出版物9种,其中3种是自己的译本,《棉》、《文艺笔谈》、《剑文艺人民》。 土社因胡风而关闭,这三种书因胡风而暂时成为禁书。
胡风是文艺理论家,40年代奠定了他在文艺界的地位。 他不仅笔耕不辍,还亲自出版发行。 在这里除了大家都知道的“七月”、“希望”之外,还于1942年在桂林设立了“南天出版社”,1946年在上海自辩“希望社”。 到40年代末,他帮助和支持的青年作家和诗人大多也进入了出版界,应该说胡风发表作品和推荐作品并不难。 特别是在上海。 上海泥社就是登门系的这个“胡风霉运”。 据材料介绍,土社生存时间为1948年10月——1955年,注册经理为应非村,实际上是同人民间出版社,社内同人有尹庚、张禹、胡今虚、应非村、许史华等(后尹庚离开,许史华为业主)。
据时任公司总经理的张禹介绍,为了土社的生存和迅速发展,他和尹庚拜访过包括胡风在内的几位作家。 1950年春天,他们来到胡风在上海永康路寓所。 初次见面的话不多。 在那之后的两三年里,胡风没有住在上海,但只要在,他们就会经常去看望胡风。 张禹在谈到胡风给他留下的印象时说:“我从胡风身上看到了鲁迅所称赞的“鲣鱼直”的品格。 这在当时是不合时宜的,但同时也笼罩在越来越浓厚的悲剧色彩之中。 但为此尤为突出,让朋友们不安,又强烈感染,被吸引。 ”。 当然泥社和胡风的交往以出版事务为首要,第一次合同恢复了胡风记录解放前夕的生活琐记《人环二记》的手稿。 这虽然不是他的重要着作,但很认真,值得出版。 张禹的回忆; “从那以后,胡风把他的几部旧书原稿、《七月诗丛》等交给土社重版发行。 1954年上半年左右,他的几部文学评论集印刷了新版本,为这件事贡献最大力量的许史华,此后在运动中付出了生命! ”。 (张禹《我和胡风——他的品格对我的影响比理论要强得多》)
据不完全统计,泥土社出版的胡风译有《人环二记》、《剑文艺人民》、《通往现实主义的道路》、《绵》(须井一郎着)、《文艺笔谈》、《人与文学》(高尔基着)。
泥土社和胡风的这种正常交往,给他们带来了灭顶之灾。 1955年,胡风祸说土社是胡风干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土社不长的一生中,它出版了数百种书,汇集了各方面的作家和翻译家,有些作者和作品不被胡风这位评论家所认可,而有些作者也不被胡风所认可。 尽管如此,泥土社、其同人及其作者们还是没能逃过“胡风事件”的牵连。 张禹在1955年被定为“胡风中坚分子”,1957年被定为右派。 最惨的是许史华,梅志想起“人很能干,也很有头脑”的土公司老板时,不由得说:“胡风事件的时候,他被卷进来逮捕了。 十年后,出版社和妻子一起消失了,留下了空空的大家。 因为前妻已经有了他的财产再婚了,他去找她,去看自己的小女儿,但被妻子的丈夫骂了一顿,心寒的时候,吊起了那个空的房间。 啊,胡风等人的书刚出版,就白白送了命! ”(梅志《胡风传》)那时的许史华才40多岁。 吴奔星、卫俊秀都因在泥土社出版了自着《茅盾小说讲稿》《鲁迅野草探索》而被“胡风集团嫌疑人”“胡风反革命集团成员”殴打。
1955年7月28日,中央推进部向全国发布了《关于胡风及胡风集团骨干分子着作和翻译书籍解决办法的通知》。 《通知》的第一个副本是“胡风和胡风集团骨干分子的着作和翻译的书籍,全部停止销售和再版。 其中翻译部分的书籍需要出版的,应当另行组织重新翻译。 公共图书馆、机关、团体和学校的图书馆和文化馆站保存的胡风和胡风集团骨干分子的书,均不得公开借阅,但可以列入参考书目。 仔细审查高等教育部和教育部在教科书和教育参考书中使用的胡风和胡风集团骨干分子的着作情况,基本上在上述基础上迅速提出解决方案。 ”。 从此,上述图书迅速从所有的图书馆、数据库、书店、学校消失,而此时胡风家的藏书也随着他的被捕被没收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胡风平逆后归还的,有土社出版的译本《棉花》、着作《文艺笔谈》、《剑文艺人民》三种。
《棉》,日本职业作家须井一郎着,胡风译于1936年。 这篇中篇描写了“一个劳动者家庭的苦难、悲剧、觉醒和顽强参加斗争的故事”(胡风《胡风回忆录》)。 小说翻译后在《译文》上发表,但成书一波三折,经国民党文化部门审查,经过上海、香港沦陷的战火,直至1946年由新出版社出版。 胡风在书前说:“日本终于战败了。 从这里可以看到一些失败的根源,但重要的是,日本贫困群众要经常站出来洗清战争底部的罪孽,争取新民主主义的未来。” 土社的这本《棉花》版应该是重版的,但是没有版权页,所以不知道出版时间,应该观察到这本书很多地方都有红笔学校的修改,应该是胡风笔迹。 正文首页有红笔的手印。 “①改变横排。 ②改简体字。 ③由于“引号”改为排外双口”,所以书的页码用红笔重新排列,推测为泥土社的校本。
《文艺笔谈》是胡风批评论文集之一,受胡风批评的文艺评论是1934年的几篇,1935年的,最初由生活书店出版,1942年由国光社重新出版,1951年由土社重新出版,胡风所藏于土社1951年10月重新出版 王作作的封面是复制墨西哥的画《背菜的人》。 封面和书中有很多“北京第四中学图书馆的注销章”,应该是该校下架的禁书,但幸运的是,“注销”不是“销毁”。
《剑文艺人民》是胡风批评论文集之三,收录了胡风自抗战到皖南事变时期的评论,原标题为《民族战争与文艺性格》。 胡风藏土社的两个版本,一个是1950年10月初的版本,平装。 一个是1953年4月第3版,黑皮精装。 胡风在1943年2月10日的序言中说:“崇高的死者,在这里寄宿着真诚的悼念,忠贞不渝的生者,寄宿着怀念的咨询,走捷径的狡猾者,也在这里寄宿着诀别。”
标题:“胡风:书唤醒了他迷失的灵魂”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7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