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47字,读完约2分钟
自2009年ipo改革以来,随着IPO重启,新股过度投机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之一,很多数据显示,中小投资者成为了“追涨”的主力军。业内专家提醒,盲目“炒新”应防止血本无归。
默多克和邓文迪将离婚,分手费或达到10亿美元
上海证券交易所2010年以来上市的64只新股统计数据显示,上市首日新股涨幅逐渐下降,上市后短期内股价跌幅大于大盘。IPO上市后30个交易日至70个交易日期间,剔除期间上证指数涨跌的影响,股价相对于首日收盘价的跌幅从6.51%扩大至10.65%,相对于发行价的跌幅也有所扩大。
此外,自2009年以来,上证所因上市首日盘中价格异常上涨,共暂停4只新股上市,分别是“四川成渝”、“华斌股份”、“鲁钢科技”和“中国水电”。相关机构对上述四只新股首日交易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
首先,从投资者结构来看,个人账户成为主要购买力量。据统计,上述IPO买入交易涉及的账户99.7%为个人账户,其买入量约占市场总成交量的92.4%。相比之下,机构账户很少参与这些新股上市首日的买入交易。
其次,从持有时间来看,第一天的买家大多是在寻求短期收益。统计显示,新股首日买入交易涉及的账户中,约有65.6%在5个交易日内卖出,说明新股的投机氛围比较浓厚。
第三,从买入时间来看,中小户“追涨”,助推新股非理性上涨。上述四只股票上市当天,在开盘后股价大涨之前,参与买入交易的个人账户主要是大额账户,其平均买入交易占现阶段市场成交量的53.2%左右。但在随后股价大涨的时期,中小家庭的购买比例高达83.8%,说明他们的“追涨”行为促成了当日股价的非理性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新股的炒作。
最后,从投资者损益来看,在参与上述新股首日交易的账户中,中小户整体呈现亏损。特别是在股价拉高后买入的账户中,损失率达到94.7%。
据专家分析,上述现象表明,基金、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在IPO首日的表现相对理性,而个人投资者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的非理性追逐导致股价大幅上涨。
专家提醒,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股的股价逐渐回归理性。如果投资者在上市第一天就盲目追涨,尤其是中小投资者盲目跟风,很容易导致被套高,甚至血本无归。因此,投资者需要充分认识盲目跟风炒新股的风险和危害,主动防范。
标题:盲目“炒新”须防血本无归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95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