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5字,读完约3分钟

惠普重新宣布恢复触摸板生产,并拆分个人电脑业务,这一次令人困惑。 惠普新任全球总裁上任后,惠普在过去一年的所作所为真的让人们想知道它想做什么。外国媒体甚至用“自杀计划”来形容今天的惠普。 这可能是惠普在转型时期必须经历的阵痛,高层管理的不稳定,与其他公司的纠纷,自我决策的混乱,这些都是惠普在世界上面临的各种困难。 中国的惠普,作为惠普在世界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样一个现实:在这种困境中,个人电脑销量连续四个月跌出前三。

惠普高层管理不稳定6月20日,惠普宣布任命史蒂夫吉尔为中国惠普有限公司新任总裁,自7月1日起生效。 这是惠普在中国的第二任总裁,他在一年内上任。在他之前的总裁高瑞斌,只在这个位置上坚持了7个月。 惠普公司于今年4月29日宣布高瑞斌辞去中国惠普公司总裁一职,而在接下来的两个月里,中国惠普公司一直处于“空之窗时期”而没有总裁。直到惠普中国第一位外国总裁的到来。 与惠普全球高管的变化相比,惠普在中国的这一变化可以说是一个缩影。 2010年8月,马克·赫德出于一个无法解释的原因离开了惠普。很难理解他为什么因为不正常的支出报告和毫无根据的性骚扰指控而离开。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他离职后,惠普的一些核心高管也相继离职,新任首席执行官上任后,他也被指责为裙带关系,这让惠普的高层管理人员有些困惑。 去年11月1日,新总裁李艾科正式上任。在他上任前后和上任后,不难看出总部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吉尔上任后,我们很少看到他的战略和行动。”一位惠普内部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新闻。今天,吉尔已经当了两个月的总统。 “如果全球高层变化很大,中国惠普实际上是非常稳定的,ipg(打印机成像系统集团)和psg(信息产品集团)没有变化,只有eb(企业业务部)下属的一个分支部门缺少主管。”除了前总裁傅必邦升职后留下的空之外,惠普在中国的总裁候选人并不稳定,管理层也没有大的变化。 Steve Gill到任后,他将负责惠普的硬件、软件和服务产品线,也就是说,他既是eb业务的负责人,也是惠普在中国的总裁,直接向已被提升为亚太区总裁的傅必邦汇报工作。 “奇怪的是,亚太区总部设在新加坡,而傅必邦却在北京工作。”惠普内部人士如是说。即将离任的傅必邦没有去新加坡,而是继续留在中国。 虽然惠普没有给出高瑞斌离职的明确原因,但据推测,高瑞斌与内部矛盾有关,高瑞斌曾担任过摩托罗拉总裁。中国的惠普离开付必邦后,如果不能解决高级管理层的平稳过渡和新的战略定位问题,恐怕就不可避免地要走惠普在全球市场上走过的路。上一页123下一页

标题:惠普转型迷局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39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