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08字,读完约2分钟
南宋(公元13世纪)的《震天雷》是地雷的原型。 《武经总要》卷十二中的“雷火球”说:“用于竹西三节,直径一寸半没有罐裂的人,保存节不透明。 薄瓷器像铁钱一样30块,火药三四斤,把竹子卷成球。 2头留下竹子的尺寸,球里加入傅药。 ”。 这个雷火球在采用时用鲜红的烙锥点燃后,用“炮”向敌人扔去。 “球开了,发出雷鸣般的声音”,不再是燃烧,而是爆炸时的碎片使敌人受伤,另外巨大的声音震惊了敌人,熏出了烟焰。 所以,这不再是过去的燃烧类武器,而是最原始的爆炸类武器。 扔了就像近代的大炸弹和手榴弹一样。 如果进入隧道,可以看作是原始的池雷。 如果在水中引火,可以看作是原始的水雷。 宋金战争中,双方采用的“雷炮”、“震天雷”等就是这样的武器。
我国古代有详细记载的最早的地雷,出现在明朝。 《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中有记载,建文2年( 1400岁)的白沟河战时“藏火器之地,遇人马之,为之歌喉”。 早期的地雷结构比较简单,多石壳,内置火药,插入信管密封后埋在地下伪装。 敌人靠近时,信管起火,地雷爆炸。
明中期以后,开始采用地雷。 雷壳多为铁铸,引信也有所改进。 嘉靖二十五年至二十八年( 1546—1549 ),兵部侍郎生铁,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时组织人员制造大量地雷。 倭名将戚继光在防守东部长城时,也制造了大量地雷,布置在隘口要道,加强防守。
到明年为止,各种地雷相继问世。 万历8年( 1580 ),戚继光镇守蓟州制造钢轮火石起爆装置“钢轮起火”。 它在机箱里设置了传动机构,敌人踩下动机索时,箱子里的落石掉落,带动钢车旋转,与火石急剧摩擦起火,引爆地雷。 该装置提高了地雷起爆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明代晚期,地雷的种类越来越多。 根据《采购海图编》《练兵实纪杂志》《武备志》等,据说明军使用的地雷有10种以上。 引爆方法不同,有燃烧、引发、牵绊、爆炸等。 其布设方法除单发雷电外,还有用一根引信控制爆炸的群发雷电、一根母雷爆炸多个子雷的“子母雷”。 根据作战需要,也可以在车或建筑物内设置地雷,或者用动物携带地雷。
随着历史的发展,直到近代战争,地雷更是五花八门,数不胜数,在战场上发挥了重要的意义。 (张勇)
标题:“地雷最早出现在中国:明末五花八门”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6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