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668字,读完约9分钟
解读《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为响应中央政府《健康2030规划纲要》、《国家大数据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精神,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实施“互联网+医疗”服务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中国慢性病防控信息化进程,3月2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上隆重召开了“2017中国慢性病与信息大会”。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中心慢性病科主任吴亮出席并解释了《中国慢性病防治长期规划(2017-2025)》。 为响应中央政府关于健康2030计划、国家战略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导方针,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在互联网+中实施卫生保健服务的工作要求,积极推进中国慢性病防控信息化进程,2017年中国慢性病与信息大会于3月29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上隆重召开。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慢性病科主任吴亮出席并解释了《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
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慢性病科主任吴良友
以下是这次演讲的文字记录:
今年刚刚发布的《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分为五个部分。我会集中在四个方面,特别是规划过程中的初衷和考虑。
该计划于2月14日发布,呼吁人们关心自己的健康。过去几年,中国在慢性病防治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这一规划和发展的主体是国务院办公厅,以及各省政府、部委和相关机构。这使得规划在各个层面逐步实施。因为国务院发布的文件的政策效力基本上等同于国务院发布的文件。它在许多方面可以等同于法律法规。
其次,在认证过程中,该计划不仅邀请了许多国内机构,还邀请了许多国际权威机构参与,确保了整个计划的科学性和严谨性。此外,所有省份都在制定省级计划。
在规划背景方面,定义了慢性病的定义,包括口腔、肾脏、骨骼、内分泌、神经等疾病以及四大慢性病,为下一步工作留下了空的巨大空间。同时,随着“十二五”期间环境的变化,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的变化,都体现了健康的重要性。去年,我们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发布了《中国卫生规划》,把慢性病综合防治提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因此,慢性病综合防治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
在过去的五年里,人们一直在不断发展对慢性病的内在本质和规律的理解。五年前,我们发布了第一个计划。当时我们带领慢性病科的同志研究这个方案时,陈主任提到,当时我们对慢性病的规律认识不深,很多方面没有共识,各部门之间也很难达成共识。
Xi总书记在谈到健康卫生问题时指出,要准确把握建设健康中国的重大问题,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社会和家庭的一系列关系,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增强人人是健康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因此,慢性病综合防治战略不仅体现在系统内资源的整合上,还体现在多个部门和全社会的合作上。正是在这一健康背景下,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一项长期发展计划。
第二,整个规划坚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突出系统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指导思想首次明确指出,慢性病防治是贯彻中央精神的一项措施。健康是国家发展的基础。随着健康中国的概念和目标的提出,中国不仅迎来了卫生领域的最佳发展时期,也将引领全球卫生领域的发展。
此外,还必须突出预防为主的原则,将健康纳入各项政策,实现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在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中,我们应注重控制风险因素,营造自信的环境,通过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降低可预防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吴良友还强调了该计划中的25种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其中最重要的是健康管理。该方案为健康管理的工作模式提出了方向。
另一个是健康的预期寿命,这在其他计划中没有提到。这应该是国家行政机关第一次颁发的文件。这个概念强调人类的预期寿命不仅应该有长度,而且应该有高度和质量,并且是健康和有尊严的。该计划的基本原则明确规定了16个字的预防和控制机制。事实上,这既是一种分工,也是一种责任。政府主导是指政府在预防和控制群体性活动中发挥主导、投入和保障作用,这是政府的首要责任。作为政府机构,各部门应该相互配合。社会组织应该支持政府,创造健康自信的环境和良好的社会氛围。专业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提供符合个人和家庭需求的卫生服务,承担相应的责任。
未来10年,从疾病管理到健康管理,健康管理的概念和模式在中国应该有不同的版本。现在在这个计划中,一个16个字的健康管理模式已经被探索。这是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定义健康管理模式。
为促进卫生管理有序发展,下一步要结合慢性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一批慢性病卫生管理示范点和机构,指导这项工作的开展。
第三是关于计划的目标。与最后一轮周期表征的目标相比,该计划应有利于降低主要慢性病的过早死亡率。这是一个硬性指标,不仅可操作、可衡量、可评估,而且符合国际标准。这是我国履行国际承诺和参与全球治理的一个重要指标。为了支持核心目标的实现,我们提出了16个具体目标,其中包括我们预防和治疗效果的指标,如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今天会议的主题是大数据的发展、信息系统的建设,这项事业的发展也为今后慢性病防治的各项指标的进展提供了充分的基础,使我们能够及时调整战略和措施。
最后,是关于策略和措施。防控策略为主,因为它是一个特殊的疾病规划,所以医疗改革的核心内容,如医疗改革、医疗救治、医药等核心内容,都会涉及到慢病规划。
它以零级预防为主线,以三级预防为主线,强调防治与全过程管理相结合,针对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提出有针对性的战略措施。从主体到支撑环境,对政策支持、社会支持和技术支持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该计划中还有一些新的概念和术语,如零级预防的概念。
慢性病通常是老年人的疾病。随着老年人年龄的增长,该计划建议保持和促进老年人的功能健康,以提高生活质量。除了新概念,我们还有一些新的公式。例如,临床可诊断、可治疗、公众可接受且国家负担得起的疾病筛查和减少技术被列为公共服务措施。在此期间,一些用于慢性病早期筛查的技术措施在科学界存在争议,主要是由于标准不一致。这句话表明我们对什么可以转化为政府一级的公共卫生措施有一个明确的定义。
同时,我们应逐步将符合条件的脑性瘫痪癌症和疾病纳入常规诊断和治疗。我们一直希望将预防纳入医疗保险市场和医疗保险基金的报销范围。然而,主管部门一直担心这种情况,疾病保险和预防投资都将增加。因此,这一次,我们将主要疾病、癌症和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纳入了常规诊断和治疗。
对于慢性病高危人群,特别是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难以覆盖的职业人群,应探索慢性病预防、风险评估、随访和干预指导服务。在诊疗服务方面,要建设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信息平台,加强慢性病诊疗服务,实施管控,实施实时动态管理。这对医疗服务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依靠新技术和新产业,关键是各部门之间形成共识。
该计划提出了互联网和健康产业的深度融合。应利用当前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例和人口信息库三大基础数据库,以区域健康信息平台为基础,推动从单一疾病检测向患者全生命周期检测的转变。因此,我们需要突破互联网、医疗保健和大数据应用的关键技术,让健康数据运行得更多,让人们运行得更少,增强人们的访问意识,完善移动健康管理的法律和标准,加强健康和数据的安全性。
同时,我们创新慢性病管理模式,通过互联网技术推动从被动模式向被动与主动相结合的模式转变。为了制定规范的诊疗方案,我们利用移动互联网和云平台突破地域限制,使需要长期检测的慢性病患者能够在家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从而提高慢性病管理的医疗依从性。
最后,在测试方面,该计划还提出了未来规划的要求。一是加强跨部门信息交流,实现横向粘性。例如,在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方面,我们应该有环境和农业部门来加强信息交流。在疾病负担方面,我们应加强与人类社会和金融的联系,并与公安和民政部门进行数据交换。当然,这种与多个部门的信息交流应该是双向的,而不是单向的。我们的数据应该由其他部门共享,以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机制。
第二,要加强跨层次的信息交流。这种跨层次和垂直的信息交流也必须是双向的。地方当局应及时向中央政府报告信息,国家当局应及时向地方当局反馈信息,形成共享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的长期机制。这将使我们的数据分析成为政策制定和工作的风向标和晴雨表。我们还将建立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消除社会噪音,并在系统内保持良好的信息发布机制。
当然,新技术的发展要求我们的疾病控制和预防系统在测试中更新其概念和方法,以便使我们的工作更加有效和准确。下一步,随着大数据、国家信息系统和健康信息保障工程的建设,我们传统的家庭调查和监测方法可能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我们的疾病控制系统必须真正更新其概念,跟上形势的发展,并想出更好的方法来保持我们的工作与时俱进。
总的来说,该计划描绘了未来10年预防和控制慢性病的蓝图。然而,为了实现它,我们需要加紧行动,卷起袖子。我们希望大家能够共同努力,实施慢性病防治计划,为建设一个健康的中国做出贡献。这都是我的报告。请批评并纠正我。谢谢你!
标题:解读《中国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2017-2025年)》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x/1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