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3字,读完约2分钟
傅抱石,我国着名画家,“新山水画”代表画家。 原名长生、瑞麟、抱石斋主人。 1904年10月5日出生于江西南昌,祖籍江西新余。 少年家境贫寒,11岁在瓷器店见习,自学了书法、篆刻、绘画。 1925年着有《国画源流简介》,1926年毕业于省立第一师范艺术科,留校任教。 1929年着有《中国绘画变迁史纲》,1933年在徐悲鸿的帮助下留学日本。 934年在东京举办个人画展。 1935年回国,在中央大学艺术系任教。 抗日战争期间在重庆定居,继续在中央大学任教。 1946年搬到南京。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美协江苏分会主席、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副会长。 当选为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二期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2年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 1957年江苏省中国画院院长。 长期观察真山淡水的身体,充分利用画意深邃、章法新颖、浓墨、渲染等法,将水、墨、彩融合为一体,达到翁郁、气势磅礴、震撼的效果。 根据古来流传的技法,挤出陈新,独树一帜,对解放后的山水画起到了后继的作用。 那个人物画线条铿锵有力,栩栩如生。 1965年9月29日,在南京病逝,享年62岁。
傅抱石在艺术上崇尚改革创新,但他的艺术创作在山水画上成果最大。 在日本研究日本绘画,在继承以前传入日本,融汇日本画技法,受蜀中山水气象盛行的启发,进行了艺术变革,用皮纸破笔画山水,创造了独特的癫痫法——抱石皱褶。 他的人物画深受顾恓之的影响很大,但可以蜕变运用,并形成自己的风格。 他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以古代文学名着为创作主题素材,笔墨精练,注重气韵,达到了神业化的效果。 人物以形求神,刻意表现人物的内在气质,虽然穿着随意,但却低调稳重。 傅抱石的人物画线条极其提炼,在线条中强调速度、压力、面积三要素的变化,与以前沿用画谱的画法不同。 他将山水画技法融合到自己的人物画中,刷新了清代以来人物画的画风,展现出独特的个性。 傅抱石是开宗立派的一代艺术家。 为了缅怀傅抱石的同志,新余市人民在新余市建设了路西端的龙虎山,占地29.13公顷的抱石公园,作为对这位新余籍画家最好的纪念。
标题:“首批20世纪美术作品国家档案艺术家傅抱石简介”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7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