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410字,读完约11分钟
台湾画廊产业发展迅速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亚洲华人地区最早、最具经营规模的,这除了得益于经济繁荣外,也得益于台湾独特的文化艺术氛围。 画廊产业“兴起于百业后,衰退于百业前”,1952年至1987年,台湾年均经济增长达9%,居世界首位,登上“亚洲四小龙”之列。 到了80年代,经济更加加速全面起飞,“台湾钱泡脚”这句话没有直径,各行各业百花齐放,房地产、股市水涨船高,从1987年到1990年的短短三年间,台湾的加权指数 从1986年10月到1987年10月上升了400.1%,年涨幅居世界第二。 股市暴涨,资金充裕,四处流动,自然也会流入高价值、高投资报酬率的艺术市场。
台湾在延续中华文化之前所传递的努力一直不遗余力,1949年以后从大陆渡海而来的学者教授、书画名家众多,如最著名的“渡海三家”张大千、溏心畲、黄君壁,他们在一生所学的台湾播撒工资,为文化艺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分。 儒家虔诚的台湾人除了努力工作外,还有雅爱文艺的素养,在还不普遍富裕的60年代,民间组织的画会风气盛行,形成了所谓的“画会年代”。 70年代经济起飞后,艺术文物市场诞生,画廊产业也强势展开“画廊时代”。
1987年台湾政治日趋紧张,自由创作空之间不断扩大,画廊产业如日中天,全盛时期几乎每周都会有新画廊开幕,仅台北市东区的阿波罗大厦就聚集了30多个画廊,民众欣赏艺术并购买。 当时,画廊以新兴藏品为主力,最有名的如南画廊从1988年开始发售的《零号集锦》(油画作品以“号”计算,“零号”指小画),以低单价的作品吸引买家,这股风潮正在兴起。 1989年左右,台湾画廊的荣景盛况空前,新增的画廊有100多家,展览达到1500多档。 台北市立美术馆于1983年开馆。 这是台湾第一个以宣传和展览现代艺术为主的展览馆,不同于1955年成立的历史博物馆和1965年正式开放的故宫博物院。 此后,公、私立美术馆如雨后春笋般开幕,杨英风美术馆、李石樵美术馆、凤甲美术馆、被称为“小故宫”的鸿禧美术馆等,开创了辉煌的“美术馆时代”,进一步提高了民众的艺术欣赏力,进一步推动了艺术市场的快速发展。
1990年12月1日,传家拍卖企业举办首次拍卖,参与的人潮挤垮了拍卖所阿波罗大厦,热烈迎接台湾拍卖时代的到来,随后,6家拍卖企业争相成立。 1992年,台湾人均gdp达到美元10,274,比韩国7,193多了近1/3,台湾社会繁荣,艺术交易风气空前火热,知名国际拍卖企业苏富比(微博)风闻遐迩。
1999年的“921”大地震几乎震撼了台湾各行各业,艺术产业也受到重创,2000年初和2001年底,苏富比和佳士得相继撤出台湾,迁往香港。 其实台湾收藏家的实力仍然惊人,紧逼两大国际拍卖企业的是台湾的税制问题,台湾对卖方的拍卖所得征收30%的所得税,高于香港的5~10%,面对市场的转换表现冷淡,商言商橡 台湾收藏家仍在跨海追随,每年香港两大国际拍卖企业的成交总额有4~5成由台湾收藏家贡献。
是千年艺术市场的拐点,与经济衰退绝对没有关系。 2001年10月台湾股市下跌800点,为8年来最低点,经济低迷,股市震荡,艺术市场当然希望乏力。 2003年sars袭击台,风声鹤唳,百业萧条,艺术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台湾画廊迫切需要开拓岛外藏家资源,画廊国际化的诉求日益凸显。 大陆艺术市场在这个时候迅速崛起,这种消长,台湾艺术市场进入了漫长的冬眠期。 但相对于大陆,台湾画廊协会的相关机制和政策非常健全,除了举办艺博会外,还有提供艺术市场信息、获得会员政府资助、协助会员出国参展、鉴定价格、解决伪作纠纷案件投诉等服务。 台湾画廊协会确实为画廊开拓海外藏家提供了绝佳的捷径。 在台湾画廊理事——大象艺术空之间,能在台湾那样的环境下迅速前进,这与台湾画廊协会无关。
插花女变革记
2007年是台湾画廊领域罕见的一年。 雷曼兄弟倒闭,是掀起黄金“西进运动”寻求新活路的终点。 大象艺术空间馆就是在这样的时期设立的。 经营者是“玩美女”的钟经新。
有板的女性曾是花艺设计师,朋友从澳大利亚黄金海岸带来的“白沙”罐子,从此爱上了沙画装饰艺术,2008年在彰化县文化局福兴谷仓举办展览,之后( 2005~2008年)在东海大学美术研究所的油画课程中正式的油画艺术。 此后,钟经新经营了一家具有近十年才艺教育功能的“复合式画廊”——奖雅书房艺术中心,为后来开设的“大象艺术空间馆”奠定了基础。 2008年,她还在奖雅书房举办过“大象无形”油画展。
钟新在东海大学期间认识了许多学术界人士。 其中包括2006年应邀到东海大学讲课的大陆评论家皮道坚。 这些资源使她日后创立了大象艺术空间馆,空间的学术定位良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钟经新和批评家皮道坚的相识促进了她创立另一个艺术机构的想法。 经过大概一年的酝酿,设立了台中有名的金融大街和自然科学博物馆旁边的大象艺术空间馆。 大象艺术空间馆经营抽象艺术和“非主流非市场”的定调也展现出钟经新欲与“明日大师”合作的野心和长远眼光——以学术立基的定位立足于艺术市场。 就像围绕远谋的画廊主一样,钟经新想着30年后赚钱,“在美术史上留下钟经新三个字”。
个人爱好带来的一系列成功
52岁的钟经新凭借其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经营经验,大象艺术空间馆从一开始就有很好的定位和理念,很少看到新生画廊的稚嫩。 在五年的经营过程中,钟经新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用学术政策制作画廊的风格”。 从这个阶段开始,画廊故意将触角伸向国际。 2007年开馆之际,钟经新在台湾三大杂志上进行了跨页宣传,并公布了下一年的展览计划。 2008年有7个展览会,与美术馆举行了5次“学术合作”,参加了台湾国际艺术博览会。 其中,7个展览会都是为了邀请比较有名的策划人而策划的,大陆批评家皮道坚就是其中之一。 每个展览之前,安排艺术家、藏家、艺术爱好者交流。 这种交流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促进销售,也是为了让藏家享受这些有点“先锋”的艺术。 与美术馆(静宜大学艺术中心、关渡美术馆)的合作基本上是合作,增加画廊的曝光量,建立资源网络。 如此成熟的运营和意识,比不上内地许多画廊。
第二阶段是“参加国际画廊博览会,定位画廊”。 在过去的十余年中,由于台湾经济的衰退,艺术市场在平静中降温,再加上当地资源有限。 因此,台湾画廊需要通过外力扫除暮气,其中走向国际化是出路之一。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2009年仅开放两年的大象艺术空间馆被一位国际顾问推荐,被邀请参加瑞士巴塞尔亚洲艺术博览会,台湾同行感到惊讶。 对此,钟经新表示,对于刚运营一年多的画廊来说,这么快加入国际演艺协会需要信心和勇气。 最终,画廊带着张羽、倪再沁、李锡奇、梁铠四位艺术家作品首次踏上了国际之旅。 之后,大象艺术空间馆每年基本上参加4~6个国际艺术博览会。 有巴塞尔亚洲艺术博览会、迈阿密亚洲艺术博览会、新加坡artstage艺术博览会、韩国艺术博览会、西班牙“拱门”大展、上海现代、台北艺术博览会等。 这样的战略把大象艺术空间馆的大部分藏书家都归于海外。
第三阶段是“与美术馆合作,提高画廊的高度”。 大象艺术空间馆从2008年至今,一直与台北市立美术馆、台北现代美术馆、关渡美术馆、国父纪念馆、广东美术馆、今天美术馆等合作。 这样的目的除了提高画廊本身的高度之外,还可以更迅速地提高艺术家的学术形象和艺术史的定位,或者让美术馆收藏一定量的作品。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台湾地区美术馆和内地很多美术馆的租金合作模式不同,台湾地区美术馆由策划人提交申请报告,由学术委员会评选,最终可以在美术馆展出,展览经费由美术馆承担。 以这样的审查制度为前提,大象艺术空间馆能与这样多个台湾地区美术馆合作,就证明了一点问题。 钟经新说,画廊得到了韩国光州美术馆和年的合作。
第四阶段是“国际战略联盟”。 第一与国际知名画廊合作推介艺术家,利用双方资源扩大市场。 该战略始于年,目前主要以艺术家张羽为中心,在纽约sundaram tagore gallery举办了张羽sohan qadri双展,但目前正在香港分馆巡回展出,在台湾的展览尚不清楚。 国际战略联盟的合作模式多样,基本上是双方共同同意的艺术家进行战略营销、交换市场新闻、协助参加艺术博览会等。 联盟的渠道也很多,大象艺术空间馆的国际联盟主要通过藏家介绍,这些藏家和联盟机构的熟人多来自国际博览会。 参加长时间的博览会使画廊能够早日进入千丝百缕的国际关系网,各种偶然机会推动了大象艺术空间馆的第一个“国际战略联盟”,这次历时两年,其中达成了“共识”
大象艺术空间馆在钟经新的掌舵下,在过去的五年中,基本上是台湾地区通往海外的“最多、最远”画廊。 大象走得很快,整个历史也很顺畅。 与此相对,钟经以新低调谦虚的“比较幸运”连接在一起。
张羽和大象艺术空间馆
在大象艺术空间馆官网上发现,目前代理艺术家有张羽、霍刚、倪再沁、李足新、徐睿甫、金善炯6人,其中张羽是画廊首推的大陆艺术家。 大象集中精力推举艺术家张羽,除了钟经新和张羽志趣相投之外,还有塑造企业形象的想法。
钟新与艺术家张羽的相识,从2008年评论家皮道坚策划的《味象——澄怀》水墨展来说,张羽是参展的9位艺术家之一。 她第一次看到张羽的作品“种一头”,2009年与张羽签订了“经纪制度”(艺术家的作品都由画廊“负责”,区别于一般代理)。 当时,张羽的《实验水墨》在台湾许多画廊的老板看来,由于几乎没有市场,钟经新的举动受到一些同行的质疑。 这体现了大象艺术空间馆的“危手”经营理念——选择的不同——对抽象艺术和现代水墨的专注和宣传。 从这方面来看,张羽的作品确实是这两者的集中表现。
大象艺术空间馆在与张羽签订“经纪制度”后,已经举办了4次展。 这包括去年在今天的美术馆举行的“修行——张羽指纹作品展1991~”,以及在国父纪念馆、关渡美术馆、大象艺术空间馆的展。 近年来,大象艺术空间馆参加国际博览会携带的作品基本以张羽的“指纹”为中心。 钟新经过对张羽及其作品的喜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大象艺术空间馆的“市场性格”。 风格多样,或不与“劈腿”艺术家合作,也非常反对画廊之间的“跳板”现象,注重道德品行和艺术修养高的“明日之星”,注重画廊自身的企业品牌和市场形象。
接近理想的起点
经过近四年的运营,钟经重新认识到艺术家张羽这样的抽象艺术和实验水墨收藏家基本上分布在美国和欧洲。 从台湾本土和大陆接受这种艺术形态的程度来看,可以看出人们对这种绘画的热情只不过是“蜂拥空不足”。 对于表现出羞愧和野心的“在艺术史上留下钟经新三个字”,也只是钟经新的个人理想。 确实,从充满铜锈气味的历史来看,大象艺术空间馆名声远扬,距离备受质疑的萨基画廊还有“差距”,但大象艺术空间馆这一坚守学术的立像,是钟表新的理想。
标题:“台湾插花美女转型开画廊”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74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