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776字,读完约7分钟
故宫[微博]博物院自1925年10月10日成立以来,在八十六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五位院长的更迭。
前两位院长易培基、马衡都被迫“下野”,第一代院长易培基被陷害,陷入“故宫盗窃案”的无妄之灾,但后来不得不吊打弃印官。 继承人马衡1933年上任后,主持故宫博物院长达20年,但拒绝离开台湾、保卫故宫的两朝元老,在“三反运动”中难逃厄运,多次搏斗,最终被迫退位。
开馆元老易培基是章太炎的弟子,故宫博物院甫一成立,就成立了包括右任、蔡元培和蒋介石在内的阵容强大的理事会,德高望重的易培基被推举为首任院长,全面主持故宫博物院事务。
易培基任期内,内战不断,城头改变大王旗,北京城多次易手各路军。 但故宫幸免于战火的掠夺和破坏,进城的军队都派警卫部队保卫故宫。 军阀般的“礼遇”应该和易培基坐镇无关。
易培基因“故宫盗窃案”辞职后,原古物馆馆长马衡接任易培基行代理一职。 在此之前,马衡在北京大学研究所工作,担任国学门考古研究室主任兼导师,1924年11月,在刚成立的清室善后委员会的邀请下,马衡开始参加故宫文物的清点工作。 在金石考古学方面取得卓越成就的马衡,1934年4月正式就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后,1952年调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前后18年间,马衡熬过了8年抗战的倒霉时光,证明大军进城,北平解放。
就任之初的马衡在1934年6月行政院及本院理事会的报告中指出:“院内最困难的问题是昏厥文化财产的整理与保管。 盖10年来,半年风雨飘摇,检查后发现书非常粗糙,整理也只有局部,保管更难负责。 如果没有根本的改善决心,树就永远不会被拔掉。 比如已故的家田产,没有一点统计,试着在田亩四至询问一下儿子的姓,率茫然不能正确,很难对其管理负责。 ”。
相应地,马衡主导制定了关于文物保管的《出组规则》,与各馆科组制定了分门别类的规章制度相比,设立了“文物分类整理委员会”,并颁布了“专门委员会设立章程”。 专业委员会包括书画、陶瓷、铜器、美术品、图书、史料、戏曲乐器、宗教经像、法器、建筑物残留设计等委员会。 马衡聘请了各专业内的学者负责委员。
院长任期内,马衡的大举动与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王冶秋前往香港购买《中秋节帖》、《伯远帖》,其二人合成了《快雪晴时帖》和清宫“三希”。 他们用35万港币从英格兰银行赎回。
马衡大展拳脚期间,1952年的三反运动使他与干部们战斗下台,长时间被困在模糊的审查说明中。 评委当然认为马衡掌管故宫近30年了,和有价值的城市文物一起,经营者之间一定有贪污腐败。 一些同事经不住盘问和捆绑,信口开河,把马衡归罪于自己。 马衡就此被解职,被迫离开故宫。
马衡是1948年至1952年间的日记,由故宫所属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这是一个有趣的时间片段,日记的主人没有向文案透露个人的喜怒哀乐,但新政权第一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埋葬他的专家的时间很少,日记中,最多的是不断的会议。
任期最长的吴仲超
继马衡之后担任院长的是吴仲超,任期为1954年至1984年。 马衡卸任后由吴仲超接任,院长一职中间两年来一直空不足。
吴仲超是标准的老资历革命家。 1927年9月考入上海法科大学政治经济专业本科,1928年入党,长期从事江南地区地下事业,担任江苏南汇县委书记、皖南新四军战地服务团副团长、苏皖边区委员会书记、中共华东分局秘书长等多职。 在这些职务中,唯一与文物相关的是他担任了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
作为忠诚的政务干部,吴仲超努力树立自己开放的形象。 吴仲超接手后的故宫博物院,面对人力不足、财政不足、保护不足等局面,比起到处受限的马衡,吴仲超最显著的成果是,利用自己在体制内被信任、威望高、地位稳定的特点,对故宫博物院的组织机构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扩大。 到任后,他首先从整理文物开始,经过6年的整理,所有的文物都被逐步登记在名册上。
此时的故宫,在全能政府权力的协助下,开始了大规模的文物回收、募集。 为了鉴别越来越多回收品的真伪,故宫也开始扩大军队。 1953年,参加朝鲜战争的复员军人充实了员工群体,他们被安排在安全保卫和维护工作的岗位上。
马衡时期,没有副院长的职位。 副院长一职,出现在吴仲超时期,陈乔作为第一任副院长于1953年1月就任,1959年3月离任。 陈乔是书法爱好者,1931年参加左联,担任八路军总政文工团团长、河北军区文化部长,成长路线类似吴仲超。
1975年10月,故宫博物院设立第一副院长一职,由老革命家彭炎担任,彭炎于1980年接替吴仲超主持实际院务。 此时,吴仲超是院长,生病住院,身体状况不允许今后工作。
吴仲超是故宫博物院任期最长的院长,前后长达30年,同时度过了10年的“文革浩劫”。 文革开始后,周恩来做出关闭故宫的决定,故宫免受冲击,于1970年7月5日重新开放,吴仲超虽然故宫大门敞开回归,但仍在革命委员会的领导之下。 故宫直到1973年1月才重新开始建设“文革”前的领导人。
“失踪”院长张忠培
接替吴仲超院长一职的是张忠培,张忠培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专科,1961年毕业于北大考古专业博士研究生,在吉林大学执教。 从副教授到历史学部长、教授、研究生副院长、学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学位委员会副主席。 他主持原君庙仰韶墓地考古发掘工作,着有《中国北方考古文集》、《原君庙仰韶墓地》、《中国考古学:实践理论做法》等书。
张忠培的任期为1988年10月至1991年9月,是故宫历代院长期最短的一位,记者在寻找资料时也发现,在故宫网站的“先贤榜”上,其他院长中,唯一看不到张忠培的名字。
张忠培任期内,一次批准被安排在故宫高层领导岗位上,其中包括空军将军裴焕禄。 创作了《老子英雄儿好汉、老子反动儿混蛋》和对联的谭斌、谭斌原名谭立夫,1997年出任党委书记兼副院长,2003年卸任。
文章郑欣淼
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渊毕业于西北大学党政专修科,曾任中共陕西省委研究室副部长、部长、副主任、主任、中共陕西省委副秘书长、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文化小组组长、青海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国家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文化部副部长。
2002年上任的郑欣渍,在他之前11年没有院长,所以比1952年-1954年的空长得多。
郑欣上任后,在牛气十足的国家财政支持下,故宫开始修缮,按计划从2002年到2002年,19年间每年投入1亿元。
2003年1月9日,郑欣渊首次提出“故宫学”概念,主张通过连接“一个故宫”和“两个博物院”将海峡两岸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在郑欣的主持下,海峡两岸故宫的交流日益频繁。
郑欣渍任职期间,副院长人数急剧增加,从张忠培时期的4人上升到6人,与吴仲超时期相当。 之后,以向北京公安局送锦旗而闻名的副院长纪天斌,和上任党委书记谭斌一样,出身吴国。 (作者:陈祥)
标题:“执掌故宫博物馆的人:历任的五位院长”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7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