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463字,读完约9分钟
孙行之
“转眼30年,李永革这一代的工匠也退休了,但故宫从事古建筑维修技术的工匠被第四代继承了。”
1979年是李永革进入故宫的第五年。 在不适合室外工作的季节,第二代修缮师从很久以前就为年轻工匠讲课。 李永革还留着那一年的笔记,那里记载着木作工艺的要领。 木匠必须和瓦工、油画工合作,所以老师也给他讲其他技术的操作流程。 当时,师傅还在壮年,到了培养传承人的时候了。 学了4年木匠的弟子李永革已经入门,意识到这项工作的难度,在拥有强烈好奇心的年龄,学习加倍努力。
1985年,29岁的李永革成为故宫古建修复工程队队长,开始负责翻修工程。 “当时,师傅将近60岁,必须从年轻人中选出领导人。 我想我正好撞到了那个时候。 ”。 他回答了《第一财经日报》的采访。
转眼30年,李永革这一代的工匠也到了退休年龄,但故宫从事古建修理技术的工匠被第四代继承了。 据李永革介绍,故宫第四代从事古建维修的工匠有五六十人。 他们分散在故宫修缮技艺部、古建部和工程管理部。 “平时就做日常维护的工作。 ”李永革告诉记者,日常维修与维修的关系形象地说“零存储、整取”。 “知道怎么修一块砖就知道为什么要修上千块砖了。 这样经过几年的修炼,也通向了古建修复的潮流。 这样在我们进行大规模修复之前,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 ”。
太和殿和角楼的斗拱
你到底在故宫建了多少宫殿? 李永革自己也不记得了。 几十年来,大大小小的修缮工程,即使不直接参与,他也从旁协助和指导。 外部知名的重要改建工程集中在3个阶段,“实际上故宫的修复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李永革交接的最大工程是“太和殿大修”。 太和殿又称“金锋殿”,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最显著的位置,也是中国最大的木制大殿。 它建于1420年,现在维持着康熙四十三年的样子。 翻修工程从2006年初开始,2008年7月基本完成。
将近300年没有被修理过,其内部情况也不知道。 当时,国家文物局正副四位局长多次来到现场,全国各地的许多古建专家也去看了。 “这是中国其他古建修缮工程绝对没有的。 ”。 李永革说。 当时,也有人对以前流传的技术水平表示怀疑,也有人对大修工程的可行性表示担忧。
《太和殿维修工程施工纪实》概述了这次维修的范围。 “琉璃屋顶、木构件、墙体(山壁、后檐壁、隔断壁)、地面(室内外地面)、洒水(前檐至月阶条石、后檐至子面洒水的内外檐装饰、油饰彩绘等的修理)”相关专业人员表示:“瓦作、木作、装修、装修、
许多技术做法确实难以遵守古建维修中的“原材料、原技术、原结构、原形制”。 最具挑战性的是在维护前采集的塑料大棚,为了在这三年的工程中建筑物不受外部工程的影响。 塑料大棚高25米,宽70米,深40米,使用合掌建筑的屋顶,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组装起来。 维修项目组咨询了中国建筑研究院的结构专家,建成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塑料大棚。 “殿内有彩画,修复过程中不能漏雨。 如果发生了问题,那就很难解释了。 ”。 李永革说。
关于修复技术本身,李永革认为难度并不高。 以大殿的“苫背”为例,太和殿的屋顶一次也没开过,所以以前有介绍太和殿的苫背和瓦工艺的专家写过,认为古人一定使用了非常多杂而等级高的方法。 工作人员打开屋顶后发现,太和殿的苫背其实只是薄薄的白灰背。 "这反过来将重新审视苫背在古建筑中的作用. "
真的让李永革感到困难,最受益的是故宫东南角楼的修复工程。 1981年,角楼繁多庞杂的斗拱构件形制一度让李永革困惑。 “梁思成先生决定角楼为‘杂式建筑’。 这些也被认为是古建业内最多最复杂的建筑类型,很多工匠无从下手。 ”。 担任木工组组长的李永革主动要求战斗,参与了角楼修复工程。 在二代匠的指导下,学习了许多复杂的木结构记录。 “这些木构件非常多,非常杂乱,所以卸下后你会全部放回原处。 但是,所有的木构件都是人工制作的,有误差,所以不能弄错位置。 ”。 李永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从大师那里学到的书写方法,在拆除其他古建筑时很有用。
古建修复中的新旧
在谈到古建修缮时,《文化财产保护法》中关于“文化财产原状不变”的规定被李永革强调。 具体来说,“四原”基本上是维持原材料、原工艺、原结构、原形制。 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变穷掉进黄泉。
铺在正殿的金砖特别罕见。 这是明清时期王室御用的,纤细干净,能听到金属声。 制作积木最好的土原料,只能在苏州陆慕那的区域生产。 积木是苏州相城区陆慕镇御窑村烧制的最有名的。 古代工匠制作积木时,需要经过取土、制作坯料、烧制、出窑、打磨、浸渍等几个工序。 这几道工序下面还有很多小工序。 从星期六到完成品需要两年。 现在,为了修缮大殿必须更换受损的金砖,除了故宫原有的旧砖可以补充外,缺口还必须由新生产的金砖补充。
去哪里找和当时御窑生产最相似的积木? “积木的两侧有印章,标明产地。 我们从上面的记录中找到了苏州陆慕的御窑。 ”。 李永革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当时那里的工厂生产的只有民间的小砖小瓦。 故宫方面鼓励他们研究古法技术,恢复故宫所需的积木。
例如,用来修屋顶的琉璃瓦也使用了原来建设时以前就传下来的东西。 使用来自北京本土的“矮土”。 另外按照古法,经过2次烧制而成。 勤勉斋的修复更是引起了南北各地工匠的绝望。 这座宫殿是干隆为自己颐养天年建造的,装修极其奢华。 梁架是紫檀木制的双面绣片,梁架上镶有2460枚和田玉。 在院子里的舞台上,竹子做的篱笆和凉亭构成了江南的风景。 中国紫禁城学会常务副会长、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干隆时期建设的倦怠勤斋也由两淮盐政主持,本来就含有许多南方技术。 故宫从南方请来师傅,雕刻苏绣、竹篁。
实际上,新事物和旧事物都是变化的过程,有些只能通过非常具体的操作来掌握。 “比如现在贴的金箔,金碧一定很闪亮,但几年后就过时了”比如故宫所有木构件外缠“地伥”,贴布、砖灰、麻等制成的“腻子”一样的保护层,可以防止虫子, “一旦出现裂缝,重新制作,外面涂上光油。 修好之后,一定看起来很新。 但十年后,我们又开始维护。 ”。 李永革说。
技艺的传承需要工程的淬火
故宫的三次大规模改建,与四代工匠传承的线索相伴。 再追溯一下,站在这条线索最前端的,是明永乐年间的10万名工匠。
晋宏逵说,明代紫禁城建成时,工匠为世袭制。 大部分人一年中需要一定的时间为王室服务。 到了清朝,实行雇佣制,产生了各种建筑建设的大工厂。 目前,故宫的维修力量由两个团队组成。 其中之一是李永革负责的,故宫自己的队伍。 另一类是通过招标发现的具有一定资质的施工企业。 此前,故宫方面多位领导指出,工程招投标制度中出现的一点问题对维修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 “应该说招标本身是合理的。 但是,具体到故宫购买服务时,建筑市场还没有完全符合古建筑维修特殊要求的标准体系。 ”。 晋宏逵说。 现在修缮技艺部有100名以上的员工,其中包括管理材料、进行研究的人,能够直接从事维修事业的师傅只有一半以上。
但是,如果没有大型工程的淬火,传承就有可能成为空谈。 “传承本身需要工程。 这项工程也必须规模大、多到一定程度、庞杂。 ’晋宏逵认为,建筑维修技术的传承有特殊的规律。 “不像画画,老师带着徒弟,哪里都能教。 自古以来技艺不行,没有工程,师傅培养不出徒弟。 ”。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技术传承超过了现在的理由之一是保存世古建筑很多,建筑队伍也很多。 但是,现在工匠的机会越来越少了。
这位古来相传的技艺现在面临的困境,也起因于生产关系的变迁。 解放后,公私合营,原建厂成为几大国企。 “比如北京的房修二企业,在传承以前就流传下来的技艺上做得很好。 现在工匠阅读的关于木工、瓦工、彩画工的书是房修二企业的老师培养的弟子写的。 ”。 当时的企业为了自己的技术水平培养了很多年轻的工匠。 目前,企业暂时不愿意招聘工人,培养年轻人。
现在故宫方面也在迂回努力。 李永革表示,明年,故宫方面可能有望将养心殿修复作为科研项目开展非常规翻新项目。 这样可以避免招标带来的一点干扰。 李永革表示,养心殿的翻新是培训工匠的好机会。
年6月,李永革卸下故宫整修技艺部主任的职务,但仍在做技艺传承的工作。 围绕古建修缮技术的传承,一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在故宫建成。 故宫北院巨大文物保护修复区目前还开设了官式古建筑建设技术培训班,从事古建筑维修的办公室有木作、瓦作、彩画的工作室。 故宫培养的年轻工匠可以在这里接受训练。
标题:“技艺与传承:故宫古建修缮匠人”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7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