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881字,读完约12分钟

年09月05日10:40东方收藏

日本列岛本来是东亚大陆的一部分,地质学洪积世后期形成朝鲜海峡,约1万年前的洪积世末期和冲积世初期海面上升,因此日本列岛整体与大陆分离,是形价州、九州、四国、北海道的四个大岛。 日本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大陆和朝鲜半岛必然有密切的关系。 有人说,从日本陶瓷的迅速发展历史来看,大部分步骤的迅速发展都受到中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朝鲜是日本之母,中国是日本陶瓷之父,是比较贴切的比喻。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绳文、弥生、古坟时代

日本古陶主要出现在绳文、弥生、古墓三个时期。

绳文是日本最古老的陶器,也是世界最古老的陶器之一。 由于土器表面有绳纹图案,因此被命名为绳纹土器。 明治19年( 1886年)最早在东京大森贝冢被发现并命名。 作为世界最古老的土器,已经存在了近1万年。 绳文时代长达数千年,在日本也扩展到各地,主要以日本东部为中心,北至北海道,南至四国、九州。 绳文土陶的制作工艺非常原始,几乎都是徒手捏造的,不是在窑里烧制,而是依靠太阳自然干燥,堆在柴火上露天烧制。 所以火度很低,估计只有600℃左右。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弥生陶器是古昭藏博士在东京市文京区本乡弥生町最先发现的陶器之一,因地名而得名。 考古学上被定为弥生式文化时代,是公元前3世纪到4世纪的700年间制作的陶器。

弥生陶器也是徒手捏造的,烧制方法类似绳文式陶器,是露天烧制,比绳文陶烧结温度约高800℃左右。 绳文式土器多为黑色,而弥生式土器多为褐色,也有呈美丽红色的。

从绳文陶到弥生陶,古人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首要表现在造型的日益精致和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据说从3世纪后半期到7世纪中叶是古墓文化时代。 4世纪后,中国大陆大量居民移居日本,将汉字、中原文化、佛教传入日本。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时代出现的土师器和陶俑。 土器为淡褐色薄胎,纹饰简单,是上层贵族葬礼中使用的祭器。 陶俑,也是古代日本人神秘信仰的陪葬物,其中有男性形象、女性形象、家具、武器、船等泥塑,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造型都增添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鸟、兽、鱼等动物的雕像,造型非常生动。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从4世纪后半期开始采用六辊成形,形状更加规则,同时从中国引进了还原焰烧成方法,温度达到了一千度以上,可以大量生产。 这样的须惠陶确实是窑艺飞跃发展的证据。

二、奈良、平安时代

592年第一位女天皇推古天皇即位,圣德太子执政。 圣德太子为了学习大陆的先进文化向中国隋派遣了使节。 612年圣德太子去世后,日本继续向唐朝派遣使节,每次都有许多留学生和僧侣随行。 707年元明天皇即位,710年迁都平城京(奈良),奈良长达70多年的政治文化中心历史称为奈良时代。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日本陶器从奈良时代开始出现釉陶,其中最有名的是奈良三彩,明显受到中国唐朝三彩陶器的影响,器表有绿、黄、白3色,少量有绿、白2色。 器釉以铅为溶剂,氧化铜和氧化铁为显色剂。 这些产品是为奈良大佛增光的祭器和皇室专用的。 奈良三彩的许多精品都是作为天皇御用的遗留在正仓院,但在大阪、奈良、福冈、滋贺等地也有出土物,当时在日本各地被烧制,这无疑在日本陶瓷史上展现出了优异的成果。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进入平安时代,从唐朝进口的陶器产品增加,三彩釉陶的生产技术也引进了。 陶器型较多,有盘子、瓶子、高脚杯等,在成型技术上比须惠器更进一步,硬度也有所增强。 平安时代中期神秘的奈良三彩和低温釉烧制技术突然中断。 从平安中期到镰仓时代初期,日本的制陶艺进入了停滞期。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奈良三彩是皇室寺院特殊专用品,加工精细,器壁薄,重量轻,制作方法不成熟。 器皿简单,以采用为目的,两面上釉,不浸水。 这明显区别于中国唐三彩器内无釉,是冥器的优势。

三、镰仓时代

192年源赖朝从天皇那里得到征夷大将军的封号,在镰仓正式开设幕府,封建武士掌握镰仓幕府的时代开始了。

镰仓时代的日本文化深受中国宋代的影响,其中反映在陶器上,标志着高僧道元和跟随荣西去中国的陶器从中国带回了制陶技术,在日本得到了更迅速的发展。 日本陶艺在平安中期以后停滞不前,但这次以传入中国陶艺为契机,再次迎来了陶艺的春天。 后来日本成为“陶瓷之国”,是镰仓时代奠定的基础。 进入镰仓时代后,彩釉陶几乎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灰釉陶系陶器,图案中加入了花卉、印花、镶嵌等装饰方法。 中国当时相当于宋朝,大量的中国宋青瓷输入日本,也刺激了日本制陶技术的提高。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受中国青瓷的影响,陶器表面刻一两道弦纹,唐草纹、牡丹纹、菊花纹、柳纹等图案,使用画花、印花、模压等多种技法。

镰仓时代对日本陶器业做出划时代贡献的人濑户加藤四郎左卫门景正(俗称藤四郎)。 由于将中国陶艺传到了日本,被誉为日本的“陶祖”。

初代藤四郎姓藤原,名景正。 贞应二年( 1223 )随宋使的道元禅师来到中国,是浙江学制陶,安贞二年( 1228 )回国,在濑户村安居开始制陶,也是今天世界闻名的濑户烧的开始。 藤四郎陶器茶褐色有釉陶,初期有简单的印花,后期迅速发展成印花、刻花等多种形状,制成了各种瓶子、壶(罐)、四耳壶、香炉、狗(犬俑像)等。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四、室町时代和战国时代

1338年足利尊氏在北朝拥立征夷大将军,在京都室町开设幕府。 1467年幕府细川、山名两派对立冲突,发生了10年的混战,之后变成了“下克上”,混乱长达1个世纪,被称为战国时代。

室町时代流行斗茶,足利义政之际达到极点。 国产青瓷饭碗、各种天目釉饭碗、中国产茶装(茶叶罐)因其大量进口而非常受欢迎。 然后,日本国内也开始仿制。 但是由于仿制技术尚未关闭,日本国内上釉的陶器只有尾张(濑户)制作。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中世纪日本的陶器窑中,出现了濑户窑、常滑窑、信乐窑、越前窑、丹波窑、备前窑等有名的“六大古窑”。 从镰仓时代到室町时代,六座古窑分别成为各地制陶的中心。

五、安土桃山时代

1586年丰臣秀吉统一了全国,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因为晚年住在桃山城,所以称为安土桃山时代。

丰臣秀吉在592年、1597年两次侵略朝鲜失败,把这两次战争称为文禄庆长之役。 这两次战争虽然失败了,但在回去的路上俘虏了很多朝鲜人回国了。 其中陶工为数不少,这些人来日本后开始忙于生活从事制陶,促进了日本国内制陶业的迅速发展。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濑户系

濑户地区战乱不断,陶工逃跑,相邻岐阜县多治见市周边发现高质量陶土,因此陶窑迅速增加,以美浓为中心成为新的制陶中心,产生了黄濑户、濑户黑、志野、织部等一系列新品种。

桃山时代的作品以菖蒲手黄濑户为首,志野是日本国内最初制作的白色陶器,其意义深远。 在当时朝鲜李朝白地铁彩釉纹样的启发下,制作了志野半透明彩釉、蜂窝状结构和铁釉画纹,都是典型的日本风格。

织部晚于志野、濑户黑,古田织部对日本陶艺界的影响不仅包括美浓,还应该包括伊贺、丹波、信乐、备前、唐津等窑。

朝鲜裔

西日本的制陶首先在九州,除了室町以前的须惠器烧制之外,还会烧制以地方为优势的陶器。 文禄庆长之役后,李朝陶瓷对当地的影响最大,丰臣秀吉在朝鲜征伐中失败,但收获在于陶艺和陶工的大量引进,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这场战争是一场陶瓷之战。 大量的朝鲜劳动力返回,迅速发展了唐津地区的制陶业。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唐津烧是初期朝鲜陶工按照李朝的方法制作的,原料从朝鲜运入后,在唐津附近发现陶土,以此为中心建设窑场l30处,总称唐津烧。 当时的代表作中有奥高丽茶碗、画唐津、朝鲜唐津、斑唐津等稀有品种。 高烧、上野烧、小代烧、萨摩烧等也涉及到了朝鲜陶工建筑和迅速发展的窑场。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文禄3年( 1594年)在朝鲜战役中归化佐贺藩的李参平(朝鲜陶工)在元和(日本) 2年( 1616年)发现了磁铁矿,在天狗谷建了窑,在日本国内首次成功制作了瓷器。 这在日本陶瓷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与濑户的藤四郎有釉陶器、柿右卫门彩绘一起被称为日本陶瓷史上的三大革命。 白瓷上有透明釉,釉下多为青花纹,从中可见李朝的影响。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在成功烧制李参平白瓷的影响下,有田制瓷业发展迅速,很快形成了西日本的制瓷中心。 有田烧的品种也从李朝白瓷增加到染色(釉下彩)、锦手(彩绘)、染锦(釉下、釉上彩结合)和青瓷。 受中国进口彩绘瓷器的影响,有田柿右卫门苦心研究,终于成功通过了红绘技法(釉上彩绘法)的试验。 柿右卫门是日本彩绘的始祖,至今仍流传在十三代。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宽永5年( 1628 )佐贺藩主锅岛胜茂在有田岩谷川开窑,生产精美的色锅岛瓷器,色锅岛瓷器的图案用黑线双重勾画,产品未售出,次品全部被破坏。 由于多次分业制,钢坯、彩画、烧制成分当头,实施严格的技术保密制度,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经久不衰。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六、江户时代

1600年德川家康在关原之战中胜利,掌握大权。 1603年获得征夷大将军的称号,在江户开设幕府。

进入江户时代,全国的窑场达到了两千多家。 以京都为中心的京烧,自野野村仁清出生后,就成为了全国陶业的中心地。

明历3年( 1657 )仁清彩画登场后,备受瞩目。 仁清特有的彩绘作品和独特的风格,确立了京烧在全国陶业中的主导地位。 之后弟子尾形干山与其弟弟光琳合作,名品层出不穷,京都五条坂南北两侧分成两大流派,形成了粟田烧系和清水烧系。 京都粟田烧擅长彩釉、彩画描金,最初的御菩萨烧、锦光山宗兵卫、宝山文藏、带山与兵卫、岩仓山吉兵卫等都属于此类。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清水烧以音羽烧、清闲寺烧、音羽屋九郎兵卫、茶碗屋六兵卫为主,出现了清水六兵卫、高桥道八、和气龟亭、水越与兵卫、斡山传七、清风与平、清水藏六等大师。 除此之外,相马、益子、真葛、肌肤、明石、尾户、闲谷、高松、今川等窑也纳入京烧的范畴。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川幕府后期,以京都为中心流行茶道,聚集了全国各地的名师,提高了茶道青花茶碗的诉求。 这一时期以来,清水烤青花产品大量生产。 名人青木木米、仁阿弥道八等大师出生。

七、明治维新

1853年美国军舰进入浦贺港。 第二年日本在武力压迫下被迫开国,1868年与美英签订商约,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大举入侵。 然后,在“尊王讨幕”的旗帜下,德川庆喜将军下台,让大政奉还天皇。 天皇下令废除幕府,建立新政府。 东京改元为首都,年号为明治。 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近代中央集权体制,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明治维新”。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进入明治时代后,维新改革导致藩窑没落,市场诉求发生变化,制陶业向出口和大众化方向迅速发展。 由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聘用专家,特别是德国化学家瓦格纳( g.wagener ),极大地促进了日本陶瓷业的迅速发展和与西方的交流。 日本国内的陶瓷业也从手工向机械化生产发展,窑的结构从小型向大型变化,燃料也从烧木材向煤炭、天然气、电力的方向改善。 陶瓷业分化为以前流传下来的陶瓷业、国外出口和观赏陶艺三个方面,并向各自的方向迅速发展。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八、大正和昭和时代

这一时期的陶工们根据情况,以艺大校友为中心组成了日展系,从以前开始工艺师就流传下来,组成了日本工艺会,也有现代工艺美术协会。 此外,还有民间艺术派、跑泥社、新匠会等许多协会和俱乐部。

近世出现了板谷波山、富本宪吉、北大路鲁山人、河井宽次郎、金重陶阳等一代名人。 生产民间工艺品和特产的窑场近年来兴起,有名的陶艺家益子烧的滨田庄司、水户的城户夏男、佐野市的田村耕一、东京周边有加藤土师萌、宫之原谦、安原喜明、井上良斋、唐杉涛光、吉贺大眉、井高归山、川濑竹春、土肥刀泉。 濑户方面志野烧的荒川丰藏、加藤景秋。 织部、黄濑户风的加藤唐九郎、加藤舜陶、河本五郎。 京都方面以音乐家十四代继承的吉右卫门开始,除了永乐善五郎、清水六兵卫、三浦竹泉、伊藤陶山、高桥道八等世家外,还有楠部弥一、石黑宗磨、森野嘉光、浅见隆三、伊藤翠壶、宇野三吾等三百多名陶艺师。

“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日本现有4500家制陶工厂,陶瓷生产最多的爱知县和岐阜县有工厂近3000家,两县的产量约占日本整体的80%。 主要的现代化工厂有名古屋“日本陶器”、“鸣海制陶”、“名古屋制陶”、濑户的“三乡制陶”、多治见的“山加制陶”、户冢的“大仓制陶”、经常打滑的“伊奈制陶”、多治见的“上山制陶”、小仓的“东洋陶器”等 (来源:东方收藏杂志)

标题:“日本各时代陶瓷快速发展史记(图)”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70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