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778字,读完约9分钟
参展艺术家:汪天稳、汤南南、姚惠芬、邬建安
主办:中央美术学院(微博)视觉艺术高精尖中心“以前流传的激活”课题组
上海明现代美术馆,明园集团
出品人:李松坚、凌菲菲
展览会:.3.31-.6.3
地点: mcam上海明现代美术馆
年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家邱志杰策划,吴建安、汤南南、姚惠芬和汪天稳为参展艺术家。 其中姚惠芬是苏绣大师,汪天稳是皮影雕刻大师。 展示了录像、绘画、雕刻、装置、刺绣、皮影、摄影乃至多媒体剧场等丰富的作品,在丰富的文献、商家、演出中成为了重要的特征。 展览以“不停”回应整个威尼斯双年展的总主题“艺术永生”,中国艺术的“不停”力量来自精英与民间的交流,来自代际传播的师传,来自积极的合作。 展示室独特的艺术家师承墙、艺术家合作关系图、多位艺术家的交叉合作,以及由可编程机械、实时vj操作的投影、陕西民间艺术家与青年艺术家合作创作的多媒体皮影表演,成为亮点。
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停地”在国际现代艺术世界受到广泛关注。 历时半年的展览中,中国馆以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完善的策展理念、独特的语境构筑,受到热烈关注和广泛好评。 特别是在开幕周期内的多媒体皮影公演中,会场爆满,掌声雷动。 展览会受到国际艺术媒体和专家的好评。
在威尼斯取得巨大成功的那年中国馆,国内发生了两极化的巨大争论。 赞扬者认为极其优秀,批评者认为丢脸。 评价两极分化,激烈对立,在年初夏的中国艺术圈,特别是互联网上掀起了巨大的语言狂潮。 争论的焦点是是否应该使用皮影和刺绣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这样的“现代艺术”活动。 中国馆对皮影、刺绣这些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技术的运用是否误解了“现代艺术”? 有中国独特的现代艺术方法吗? 话题延伸到雅集、缘日式的策展实验与白盒展示空之间背后的意识形态对立; 现代艺术需要现场经验吗? 使用自古流传下来的要素是文化投机还是文化自信? 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现代艺术”是否存在等更深的层面。 由于这些争论的存在,以及这些争论背后价值观矛盾的存在,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无疑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快速发展史上的一件重大事情。 也是现代文化史、中国价值观和中国从业方法初步确立的里程碑式的事情。
展览作品在威尼斯展出了半年,经过几个月的海运,前几天回到了国内。 根据当初的计划,将于年3月31日在上海明现代美术馆和北京时代美术馆发售“永远—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的上海站和北京站的落地展。 这两个美术馆的空之间的条件和威尼斯军火库展厅的空之间不同,所以展览作品几乎没有变化,但是由于威尼斯空之间的限制,一些艺术家当时把作品 虽然展览会规划展的思路不变,但是随着空之间的一些变化和语境的变化,展览会的气质与当时威尼斯的现场不同,但是对于没有到过威尼斯现场的观众来说,还是可以看到相当多的构想。 因此,前国内巨大争议的存在,我相信发生在上海和北京的这次回国报告展览,对这次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来说特别有价值。
现在距离去年5月初威尼斯开幕已经过去了10个月,中国艺术界应该更年长一岁的成熟和理性,反思我们激烈的实验。 应该有更大的信心来赞美我们艺术家创造的不可思议。 现代中国艺术的持续进步有赖于整个艺术生态各个环节积极善意的建设性交流所构筑的能源场。
无论来自民间还是学院,不是所有的中国艺术家都是一个身体在创作。 他的创作,总是应答和开放,总是期待着唱和,总是能注释和做标题。 中国艺术不是生死攸关的中国艺术家的个人创造,而是历时五千年的集体创作,这是一代艺术家不断卷入、跨越千年的歌曲和雅集。 这次中国馆向世界展示的现代中国艺术,是这几千年集体创造的新生产。 正直坦荡,不是削尖脑袋匆匆经营的创造性,而是充满了脱胎换骨后的自然。 不是激烈的资本炒作的成功,而是感染和号召带来的批准。 这是一门基于中国文明的本色和基因,基于中国人的人情冷暖和功夫文运,通情达理的新的现代艺术。
部分参展作品
关于策展人
1969年出生于福建。 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开始介入现代艺术活动。 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美术学院跨越媒体艺术学院教授、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 他作为艺术家参加过2009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年威尼斯双年展主题馆。 2002年和2002年圣保罗双年展和其他国际双年展。 作为策展人,1996年策划了中国第一个视频艺术展,1999年至2005年策划了介绍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后感性”系列展览会。 2003年他策划了798艺术区的第一个展览。 年他是第九届上海双年展“再发电”的总策展人。
关于艺术家
陕西皮影传承人、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知名皮影雕刻艺人李占文。 被选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皮影艺术雕塑鉴定专家、陕西省工艺美术一级大师。 1982年,应邀为日本国立民俗博物馆负责设计,制作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全套,受到日本朋友的称赞。 1983年设计、制作的皮影人物:“樊梨花刀割杨藩”,获得中国轻工部旅游产品优秀设计“一等奖”。 刻在1984年的皮影人物:《帝王出巡图》获得陕西省优秀产品设计“一等奖”,同年获得西安市旅游产品“百花奖”。 2000年,作品《番将》获得首届中国工艺美术作品及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优秀创作奖。 2008年创作的《白蛇传》在中国第四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造奖”银奖。
1969年出生于福建的云层上。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硕士,中国美术学院跨考媒体艺术学院博士。 中国美院越过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住在杭州。 作品以乡愁为切入点,讨论时间与记忆、神话与诗、乡愁与生死等许多命题。 基于社会学研究,以海洋和流水为形象,探索绘画、装置、照片、动画、多画面视频剧场等多种艺术方法的融通,试图寻找自己生活经验的启发,担忧现代生活状况的可能性。
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苏绣)代表传承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首届中国刺绣艺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理事。 一代“针神”沈寿的第四代传人。 姚惠芬出生于苏州刺绣世家,技艺近40年,精通各种刺绣技法,擅长人物肖像、油画及中国写实水墨画的刺绣制。 从一九九一年至今,姚惠芬创作的苏绣艺术精品获得数十届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奖和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被誉为“苏绣传人”、“中华巧女”,当选为“中国工艺美术领域年度典型人物”。
1980年生于北京。2002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200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在学校任教。 目前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文化部恭王府中华一直担任技术研究与保护中心研究员。 多年来,吴建安在将现代激进的美学和文化态度带入濒临灭绝的中国民间艺术之前就传入了中国,以富有创造性和思想性的方法,探索和表现了现代问题与古代神话和历史、以前流传下来的哲学观念和图像生成方法的内在联系,用几个维度刺激和扩展了人们的艺术想象。 他的作品在纽约大都会美术馆、波士顿美术馆、华盛顿肯尼迪艺术中心、福冈亚洲美术馆、中央美院美术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等机构展出,在北京、上海、纽约等地多次举办个人艺术展。
关于开幕表演
移山填海
“不停—移山填海”多媒体皮影表演是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不停”的核心作品,也是规划者、4位参展艺术家和越来越多参与的艺术家交叉合作的集体创作。 展览室将设置3个皮影表演和视频投影屏,汪天稳与汤南南、邬建安合作制作的皮影形象将在这3个屏幕上演。 预先制作的视频投影拷贝将代替普通照明成为这个皮影表演的光源。 的故事基于三个中国传说。 愚公移山、精卫填埋场和鲲鹏的变化。 三个屏幕分别对应这三个传说。 三个屏幕的副本也是相互连接的。 精卫鸟加入愚公移山的场面,最终促成了移山的过程。 鲱鱼反复变化的过程由机器驱动,成为不断变化的时钟。 观众可以散布在展示厅的各处,可以看到幕布正面的表演,可以看到幕布后面操纵皮影的过程,也可以看到现场绣球花们的工作。 表演的过程约为30分钟,开幕期间每天安排几次集中的表演。
负责一群来自陕西华县的艺人和皮影操作和乐器的演奏和演唱。 指挥家和主唱:吕崇德(月琴)? 皮影串手:刘华、卫兴宝、刘兴文、齐乐、邱思遥乐手:刘东耀(二胡、唢呐)、刘兴文(板胡、唢呐)、魏亚民(打乐)、刘华(长号)
皮影造型设计由邬建安统一,齐乐、邱思遥、廖雯、刘嘉颖、张文质、袁松、成思远、童言明、寿盛楠、冯志佳、冯梓乌、郑嘉燕、杨基磊、陈鹏飞、吴悠、魏弋川等参与创作。
汪天稳定工作室承担了皮影雕刻任务。
动画由龙望统一。 视频制作沈晓闽、陈旖。 邱思遥负责这个表演的机械设计部分和道具的整合。 陈志远负责制作道具。 齐乐担任表演服装设计和助理排练导演。 唐晓林翻译歌词。
音频艺术家张梓倩担任音乐设计和排练导演。 这个演出的剧本和歌词由策展人邱志杰执笔。
关于展览会
“不停”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上海站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中心“以前流传的激活”课题组
上海明现代美术馆,明园集团
出品人:李松坚、凌菲菲
展示入场券
成人票: 40元
学生票、老人票: 20元
mcam会员是免费的
标题:““不息”第5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馆上海站”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6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