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64字,读完约3分钟

随着两股一前一后的发行,对金川集团上市的疑虑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越来越严重。

在金川国际的管理层中,除了常驻香港的张、、两位董事外,其他成员几乎都留在集团总部,很少参与金川国际的日常运营。在这种情况下,金川国际作为集团上市的平台,在运营管理上已经逐渐脱离了总部。

默多克和邓文迪将离婚,分手费或达到10亿美元

“香港公司的主要负责人是张、和。其他员工中,公司董事会秘书由安永会计师事务所推荐。是独立的第三方,不参与公司的实际内部经营管理。通常只是根据两位董事的要求。一些执行事项,或者说公告的起草和发布,可以说当时公司的主要决策是两位董事的。”金川国际的前员工指出。

但令该员工困惑的是,随着总部与香港公司管理层的脱节,在两位首席执行官的管理下,不仅前高管的期权白白套现了1000万港元,而且与公司有关的部分利益实际上开始流失。

2011年5月,金川国际将其在普拉亚大湖区的房地产业务转售给澳门前控股股东,并获得7800万港元。

但根据记者手中的上述房地产土地评估报告,截至2010年11月30日,金川集团借款购房前的房地产项目评估值为8871.62万港元。短短半年时间,同一房地产项目的估值差达1000万港元。

前述公司员工称,该房产低价出售给原股东与张忠有直接关系。“当时资产评估公司派人拿了上面的土地评估报告,但是在报告上得到了很多红叉,评估价格从8000多万变成了7000多万,差别很大。”

2011年4月21日和22日,刚刚借壳成功且未注入任何矿业资产的金川国际被诡异炒至4.83港元,随后被抛售。

一些接近新鸿基的人士告诉记者,在股价投机的背后,大量流入金川国际的资金来自新鸿基名下的一只基金。

股价的持续上涨无疑给当时准备再融资的金川国际带来了不利影响。“按照集团当时的计划,准备上市后迅速再融资,或者加入一些矿业公司收购海外矿产资源,通过大股东参与增发的方式投入上市公司。二级市场价格高了之后,会稀释大股东。持股比例使得增发无法顺利进行。”前述金川集团内部人士向记者指出。

随着香港子公司接连发生的奇怪事件,金川集团终于开始意识到事件的异常性。2011年9月,金川集团纪委接到香港公司员工向总公司举报上述股权稀释和房地产资源置换事件后,于当年10月聘请德勤会计师事务所赴香港开始调查上述员工反映的问题。

“10月底回到总部后,纪委有关领导掌握了张忠延长张新文聘用合同、篡改澳门房地产项目评估价值的相关证据。此外,他们还对股权稀释进行了调查,了解到新鸿基配售的1.47亿股股份已由10名自然人股东持有。但由于上述事件符合香港现行法律的运作,所有协议批文均由香港公司相关领导签署,此事将作废。”

对于金川集团来说,在采取借壳上市进行快速融资时,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上市融资的梦想不仅落空了,还遭受了股权稀释和土地资产损失,最终再融资计划落到了空.身上

“2010年8月,在集团向香港资本市场借钱之后,随着事情越来越多,集团不敢再进行金川国际的下一步资本运作,只能以空壳的形式进行。”前述知情人告诉记者。

标题:澳门地产廉价转让 十人将代持1.47亿配售股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2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