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4字,读完约3分钟
继“瘦肉精”、“染色馒头”、“墨粉条”、“毒豆芽”之后,“黄曲霉毒素”成为2011年食品安全年度“热词”,也是中国食品安全的最后一个注脚。
默多克和邓文迪将离婚,分手费或达到10亿美元
黄曲霉毒素,因其毒性强而长期被监管部门列为“重点关注对象”之一,为何能突破各种水平出现在产品中?食品原料的采购、生产、流通环节存在哪些疏漏?新华社记者展开调查。
黄曲霉毒素刺激公众神经
年底,食品安全引起了公众的关注。最近质检部门又让公众紧张了。
深圳市市场监督局28日宣布,发现深圳市7批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含量超标,涉及食用油和花生。
此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AQSIQ)对我国生产的食品、消费品、工业生产资料等17种产品的质量进行了监督抽查,在牛奶、食用油等部分食品中检测出黄曲霉毒素这种强致癌物。
据广东省工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所列为一种致癌物,是一种剧毒物质。黄曲霉毒素对人和动物肝组织有害,严重时可导致肝癌甚至死亡。黄曲霉毒素b1是最常见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的食品。
“专注于目标”
如何突破关卡
黄曲霉毒素并不新鲜,其毒性早已为业界所知,也被相关部门列为强制检验项目的“重点对象”。黄曲霉毒素为什么能突破水平进入市场?
原材料选择“持有失败”。据广东省质监局调查,南方气候湿热,花生在生长和贮藏过程中容易受潮发霉,导致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生长繁殖。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的主要原因是花生原料在种植、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到黄曲霉等霉菌的污染,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选择花生原料并进行相关检测。
加工监控“不卡”。广东省质监局表示,据调查,精炼工艺的缺失或工艺控制的不足也是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超标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只要在加工过程中添加一台黄曲霉毒素降解设备,黄曲霉毒素含量就可以完全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李沅芷说。
但是,在安全和利益之间,企业选择利益,放弃安全。李沅芷解释说:“一台降解设备2-3万元。企业之所以不愿意使用这种机器,并不是因为设备昂贵,而是经过这种设备处理的植物油颜色会加深,影响观感。”
“按照现行法律,企业的违法成本太小,无法威慑企业按照规定严格控制产品质量和黄曲霉毒素含量,企业的违法成本应该加大。”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表示。
王认为,首先要提高法律责任的层次,最低限度的法律责任不应该只是警告,而应该是巨额罚款。其次,要建立企业信用“黑名单”制度。企业只要有产品质量问题,就会被列入黑名单。银行等投资者不会投资黑名单企业,黑名单企业将被取缔。据新华社报道
标题:“盯不妆的黄曲霉素刺痛公众神经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1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