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841字,读完约5分钟
英国经济学家莱昂内尔·罗宾斯在大萧条时期说过,阻止衰退的唯一有效方法就是阻止繁荣。
衰退和繁荣是一起诞生的,即使全球经济处于低谷,中国也不能幸免。
进入新一轮经济周期,中国高速运行的经济列车终于要减速休息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定为7.5%。这是八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首次低于8%。
默多克和邓文迪将离婚,分手费或达到10亿美元
经过30多年的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是一条高消耗、高污染、低劳动力成本的不可持续的发展道路。中国经济已经是世界第二,但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长期以来,“保增长”与“抗通胀”、快速发展与保质量、注重效率与维护公平的矛盾一直“纠结”在中国经济中,单纯追求gdp、盲目跨越的发展模式受到普遍批评。政府的目标削减表明了其“调整结构,促进转型”的决心,将改善民生和改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重要的评估标准。
虽然预期不错,但现状不容乐观。“三匹马”并不“厉害”。在投资方面,量化刺激计划不会再次出台,“四万亿”效应正在逐渐消散;外部需求方面,持续萎缩。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仍在为债务危机而挣扎。美国经济复苏缓慢,中东政局动荡,全球经济面临“双底”风险。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今年外贸增长预计为10%,而2011年外贸增长为22.5%,这是一个巨大的下降。就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中国出现了315亿美元的巨额外贸逆差,这是近10年来最大的单月贸易逆差。加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一些学者甚至预测,今年外部需求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驱动力可能为负。
消费方面,内生动力仍然不足。纵观当前中国经济,物价上涨压力依然严峻,巨大的农村市场依然不发达,居民收入增长与gdp增长仍不同步,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拉动内需工作艰巨而紧迫。
“繁荣背后是隐忧”,长期高速运行忽视结构调整,拉动内需。“4万亿”投资计划即将结束。在外需持续萎缩、内需依然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已成定局。习惯了高速运行的中国经济能否实现转型升级,如何平衡速度与质量的矛盾?
然而,换句话说,经济增速放缓也是一个机遇,也为空提供了调整和改革的空间。增长放缓会带来什么影响?如何转型升级?未来中国经济的动力在哪里?《蔡颖》杂志邀请著名经济学学者讨论上述问题,并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未来进行规划。
民间金融“阳光”
受访者曹凤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G、D、P的增长目标已经是连续八年8%。今年,中央政府将增长目标调整为7.5%。传达的信号是,中国经济工作的重点已经转向调整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前消耗大量资源和能源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速度可以适度降低,可以释放更多的空用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至于外部增长预测,我认为今年肯定会放缓,但总的来说,中国经济不会出现大幅下滑。如果调整好结构,适当降低速度,任务就能保质保量完成,稳定快速发展。
在全球范围内,一些新兴经济体也经历了相对较大的下滑。例如,巴西的增长率约为2%,而印度的增长率已降至5%-6%。中国也将是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暂时的下滑只是短期波动,未来几年仍将高速发展。
虽然结构调整意义重大,但发展方式的转变不会一蹴而就。发展新产业,淘汰落后产业,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很艰难。首先,中国长期依赖高投入的增长模式,巨大的货币投入和资源消耗至今没有改变;其次,收入差距仍在扩大。2011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8.4%,与9.2%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速不同步。中国巨大的内需市场尚未完全开放。所以,今后要下大力气解决这些问题。
至于未来的增长势头,我认为首先是发展新产业。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结构调整的突破口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评价一个国家经济发达与否的标志。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高达70%-80%,而中国约为40%,因此空.仍有很大的提高
第二,要继续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将拉动内需,促进消费。过去,中国经济侧重于工业化进程,未来应加强城镇化率的提升。同时,要提高居民的总体消费水平,努力解决国民收入不公平的问题。
至于中小企业的发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和服务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相关部门应采取更多的政策和疏导援助的心态来解决此类问题,合理规范民间借贷,使民间金融“阳光化”、“法制化”、“正规化”。在资本市场,引导和鼓励更多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中小板上市。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标题:寻找中国未来的增长动力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1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