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92字,读完约4分钟

近日,海尔集团宣布有意收购三洋电器有限公司在日本和东南亚的洗衣机、冰箱等电器业务。收购的业务范围主要在东亚和东南亚,涉及日本、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和马来西亚。具体细节仍在进一步谈判中,预计将于今年9月底签署一份正式协议。 松下把三洋白电卖给了海尔,日本公司在第一季度频频暴露亏损,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家电制造业的前领导人真的倒下了吗?中日企业在全球家电行业的差距有多大? 日本家电制造业伤不起 海碧研究显示,松下、索尼、夏普和东芝的财务报告都提到地震和海啸导致公司销售下滑、价格竞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效益。同时,日元的持续走强也影响了日本家电企业在海外的竞争力。 海碧科技总经理曹开斌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指出,亏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疲软。从全球经济来看,尽管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国家市场有扩大内需等有利因素,但由于美国经济停滞和通胀影响,经济增长放缓的迹象已经出现。 这一次,日本家电企业遭受了集体损失。国内家电行业有一个声音说,“日本制造业受到严重伤害。”但事实上,尽管日本家电企业的整体形势暂时不容乐观,但与中国家电企业相比,日本家电企业在核心技术、管理和产品质量方面仍处于优势地位。 曹开斌分析,在产业链上,日本家电已经从高端制造业向中高端制造业转变,从低利润的整机组装向高利润的工业核心部件制造转变;从产业形态来看,日本家电已经从终端零售市场转变为家居和商业市场,这意味着日本家电企业的商业模式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从销售产品到销售解决方案,再到提供服务赚钱。曹开斌说:“这已经成为未来全球产业转型的基础。” “出售工厂和剥离家用电器业务只是日本企业削减成本和控制开支的手段,它们正在脱离传统的制造行业,即建厂和销售产品,并向更尖端的技术转型。正如ibm出售个人电脑业务并不意味着它不是一家优秀的it公司,通用电气从世界上最大的白色家电制造商中脱颖而出也不意味着它的产品和技术不被认可。日本企业的这一转变恰恰是他们淡出了家电市场。事实上,这是ibm和通用电气式解决方案提供商前进的一步。”曹开斌说道。 国内家电企业的国际化并不顺利 据海尔发布的新闻稿,收购完成后,海尔将在日本市场实现海尔和aqua的双品牌运作;在越南、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马来西亚,海尔将在经营海尔品牌的同时,在一定期限内同时经营三洋品牌。这意味着三洋将完全退出日本和东南亚的冰箱和洗衣机市场。新闻稿称:“海尔做了一笔好交易。” 连赢研究咨询集团副总经理田茂波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采访时分析说,“对于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他们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在更大程度上,这是低人力资源带来的成本优势。”但这不是、也不应该是企业的永久核心竞争力,因为它们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总是不得不面对这些本土资源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平等开放。一旦发生这种情况,成本优势消失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就变得更加严重。 “同样,另一个问题是收购后的品牌危机。”田茂波指出,从品牌变化的角度来看,从身份品牌向大众品牌转变的过程中存在一条壕沟,身份品牌遵循经济学中的“势利效应”。这些用户认为其他人越买不起,他们就越觉得自己有价值。但是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品牌恰恰相反。这种用户只有在看到别人使用它的时候才会使用它。这就是所谓的“比较效应”。购买外国品牌伤害了以自己品牌为荣的用户,所以他们干脆大胆放弃。然而,培养新用户有许多困难。寻求国际扩张的突破口一直是中国家电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天花板。中国企业收购外国企业的成功案例很少。此前,tcl收购了法国的汤姆森和阿尔卡特,并遭受了巨额亏损。在收购ibm个人电脑后,联想也有几年的集成问题。多年来,中国企业一直通过贴牌生产寻求国际化发展之路。田茂波认为,海尔的举措几乎没有获胜的机会和风险。毕竟,它的目标是化亏为盈,这对于松下和三洋来说是很难实现的。

标题:日本家电制造真的在没落?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5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