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687字,读完约7分钟
在当今“全民收藏”的大背景下,人们对收藏的兴趣越来越大。 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原天津文物企业副研究员田俊荣,称文物鉴定门道与她几十年和文物的不解之缘。
半个世纪的“鉴宝”
田俊荣是研究高古玉的专家,现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天津文物鉴定委员,也是中国宝玉石鉴定师,精通玉器、瓷器文物的断代鉴定。 无论宝石、翡翠、珍珠,都逃不过她的“法眼”。 新中国成立前的女性不能学习文物鉴定。 这是天津被称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女掌柜”,所以她对这个称号一笑置之,也只是不予置评。 因为在1961年被分配到文物企业之前,田俊荣刚从文化艺术学院毕业,是一名写作的学生。
田俊荣刚开始在故宫学习欣赏瓷器和玉器。 “古董鉴定的本领是千篇一律的,代代相传,在故宫学习庚宝昌、傅忠谦两位老先生时,老师从家里教过我们。 ”田俊荣介绍说,她之所以迷恋玉器,是因为玉有历史、政治、贸易、文化等多个方面,“据说是千种玛瑙万种玉,古董的真伪是根据以往积累的经验慢慢推测出来的。”
学徒时期,田俊荣的师傅选徒弟有着不高不低的标准:一是品行好,二是确实能成才,三是能举反三。 最终一起见习的8人中,只有3人出师,田俊荣就是其中之一。
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田俊荣为天津文物企业到全国各地搜索文物,进行鉴定和收购。 家里的玉器拓本也有几千枚,这只是她拿到的玉器的一部分。 另外,她还参观了世界各地的博物馆,观看了当地馆藏的文物,开阔了视野。 但是,要看的博物馆变多了,田俊荣越来越“闹别扭”。 世界各地著名的大博物馆和个人博物馆中,大量陈列着我们中国的文物,“这么多好东西是怎么落到外国人手里的? ”。 但是,当看到她的足迹遍布世界大型博物馆,妥善保留了这么多我国珍贵的文物时,田俊荣的心理状态也开始发生了改变:“艺术是全人类的,海外博物馆的保护也有他们值得称赞的地方。 如果得到很好的保护,文物到处都是一样的宝贝。”现在,她参观了全世界160多个国家级博物馆。 看到我国美丽的文物被珍贵地保留在德国科隆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和法国卢浮宫,田俊荣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为大使馆的文物“正身”制作文件
从2001年开始,田俊荣被外交部聘请为专家小组成员,访问了世界各地的我国大使馆,进行了中国驻大使馆的文物鉴定、建筑业。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各建交国设立大使馆时,曾从故宫收集文物展示在大使馆,表现出中华文化的气魄。 另外,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我国又向各大使馆发送了大师级作品。 包括美术师的书画、美丽的象牙雕刻等装饰品,用于装饰大使馆。 “这是因为特别是建馆时间早的大使馆,隐藏着很多好东西”。
田俊荣表示,在他们登记建设文件之前,各大使馆的文物登记不规范,很多都是按照一般的办公用品和装饰品进行登记的。 例如“齐白石项书画一个”、“五彩山水画一个”对文物的年代、价值、背景一概不做介绍,将这些价值连城的文物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在某大使馆登记时,田俊荣发现工作人员在用胎壁薄的香炉擦烟灰。 “我看到香炉下面注明‘大清干隆年制’。 这是干隆年痕都斯坦玉的香炉,鉴定了国家一级文物。 多年埋在煤烟中的文化财产,因为心疼田俊荣而毁坏了。 另外,干隆年间的荷花缸用来给清洁工拖把,雍正粉彩官窑碗用来给厨师喂大蒜,员工宿舍里用明朝黄花梨桌子,大使馆武将种花花盆是慈禧大雅斋官窑的珍品
田俊荣先生解释说,文化财产的鉴定是专业性很高的领域,“在没有适当知识的人们看来,它既是普通的家庭用具,也是没有利用价值的,但却是具有厚重历史的文化财产,无声地诉说着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 近年来,田俊荣访问了中国116个驻外使领馆,鉴定了一级文物92件、二级文物86件、三级文物1万件。 专家们的到来也让各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开始学习收藏,有时间的话就要向专家教授文物的知识。
被一对玉镯打了眼睛
“打眼”在古董中特别是买假货,买源源不断充电的文物。 过去,买“挖洞”的商品不仅要赔钱,还会丢脸。 所以“开洞”的话,货主很快就会把东西锁起来,不再给人看,可能会被同行们当做笑柄而名声受损。
虽然几十年来从事文物鉴定,阅读美器无数,但田俊荣也有醒来的时候,每当想起这段经历,她总要感到一阵不协调。 那是1994年,她以2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为文物企业接过一对玉镯,看了几次商品,确认了这是玉镯的成色和质量非常出色,最终决定收购。 之后,很快就被美籍华人高价买下了。 但是回到美国,对方一鉴定就转过脸去,科学仪器说明了这个手镯里有树脂填充物,把手镯还给了他。 田俊荣当时就很傻,很久都睡不着,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打眼睛的。 后来,直到她用放大镜仔细看了一下,才发现手镯底部有针尖的大洞,有被透明树脂覆盖的痕迹。 “玉是真的古玉,颜色也是真的绿色,但我知道是真的所以忽略了填料”如果有树脂填充物,那就是手脚动“包装”的文化财产,不值得这个成本。 “我们收购文物是国家的钱,遇到好东西就出手是几十万,但比起花自己的钱,我们更担心。 虽然我亲眼给国家带来了损失,但是怎么也挽回不了啊。 ”。 古董行业有不成文的规则,“闭上眼睛”买来的东西,不能善后。 只是“认识到倒霉”。
田俊荣感慨地说,这次“打眼”得到的经验教训是为了一生,它“一定要把经验、视野和科学仪器结合起来”。 “过去一生从事文化财产的老先生因为‘闭上眼睛’,而郁郁寡欢‘闹别扭地死去’。 现在,为了防止人们受骗,我们希望普及更多的鉴定知识。 但是,每一个造假者都希望文物鉴定专家们在电视台讲鉴定诀窍,让他们根据你说的特点改进他们的造假技术。 ”。
不要以为文物收藏能一夜暴富
“古董这一行,一开始刚开始像看天书一样学习,进去并不容易,但真的很期待。 ”
田俊荣说,学习文物鉴定入门是最难的。 之后是无限的乐趣。 “每次接触哪个古老的文化财产都要注意,就像和古人碰撞思考的火花,如果能够正确地鉴定那些年份和王朝,就像和古人的空对话一样。”
面对当今国民“鉴宝”、“寻宝”的热潮,田俊荣认为,这证明大家的文物保护意识提高了,更多的人可以刻意保护和珍惜文物,免受损坏和流失。 “但是,文化财产的收藏千万不要抱着一夜暴富的心情。 文物可以用于研究和品味,但不要用于投资。 现在电视节目中有很多寻宝、珠宝的栏目,感觉充满了刺激和魅力,按照书的要领去古董市场买东西成功“拾得”,似乎也有人投资。 “收藏文物必须放松心情,静静欣赏其内涵。 不会说话,鉴定年代,也不会喊冤,但是里面包含的历史和文化就像一本无言的书一样,讲述着我们民族以前传下来的文化。 这是因为必须以更和平的心情来应对。 ”。
标题:“田俊荣:一生难舍文物缘”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7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