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54字,读完约4分钟
最近,肇庆市首个工艺美术大师示范办公室评选认定工作正式展开,鼓励各办公室10万元快速发展支持资金促进肇庆端砚快速发展,端砚的快速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据介绍,近十年来,端砚的价格上涨了近30倍。
从1999年开始,有关部门开始实施给肇庆砚堵洞,这使本来就不足的砚石受到藏家的欢迎,端砚的材质自然也成为许多藏家评价端砚价值的主要标准。 但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工作人员、文史研究馆工艺美术研究院院长张春雷最近提出,端砚本身的艺术性和背后文化内涵才是收藏端砚的重点,颠覆了过去以材质论端砚的观点。
对话张春雷
记者:端砚本来只在写作时擦过墨,为什么会成为艺术品呢?
张春雷:最初的端砚出现在唐朝,迅速发展到宋朝,全盛明清,鼎盛于现代。 从宋朝开始,砚的实用性和观赏性都受到重视。 文人墨客开始重视石品、图案、雕刻、构思、构图等。 端砚纤细年轻,色泽丰富,做砚师需要几个月到几年的时间仔细雕刻。 大师把端砚塑造成艺术精品。
记者:在现代,端砚的迅速发展表现出了什么新的优势?
张春雷:由于砚的稀少性和端砚作品的推出很新,收藏者更喜欢端砚。 近十年来,端砚的价格上涨了近30倍,有些石品像老洞一样涨幅更高。
记者:短短几年内,为什么端砚的价格这么高?
张春雷:砚的形成需要几亿年。 本来就是稀缺资源。 肇庆位于大陆与海洋的结合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宝贵的矸石资源,其中以老坑、麻子坑、坑仔岩3种石品为宜。
1999年,肇庆市政府决定停止开采4个大洞中最高的旧洞。 2000年全面停止开采其余名坑,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将端砚列入“保护性稀有矿产”名录。 砚资源的稀缺性是导致端砚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尽管如此,民间屡禁不止,造成开采浪费,许多人粗制滥造端砚,即使没有专业水平,砚不求质量只求数量,造成了砚石资源的浪费。 因为再有钱一点的人囤积原材料高价出售,名师反而没有钱放材料。
记者:现在收藏端砚的人很多,什么样的端砚值得收藏?
张春雷:对端砚来说,作品本身的思想内涵总是最重要的。 作品的构图思想、雕塑技术、文化内涵始终是最重要的。 端砚的雕刻方法主要有高浮雕、浮雕、浅雕刻等,雕刻方法因主题材料和砚形而异,应根据材料进行工艺加工。 但是,雕刻得越细致越复杂,作品的文化内涵并未提高。 文化内涵应该赋予作品思想性,给观赏者以启发。
所以石材不是最重要的东西,端砚和玉器不同,不要盲目追求材质。 作品本身最值得关注。 特别是在端砚的研墨功能不是主要的,而是作为鉴赏性艺术品成为主流的情况下,端砚制作者必须改变创作观念,增强其作品的文化艺术含量。
我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吴锦华、罗海合作创作的作品《十二生肖题勇砚》,是中国画章法与笔构图型,融诗、书、画、砚,十二首古体诗比喻生肖,用典文充分表达儒、释、道以前的传承理念
记者:现在端砚的实用性成为次要,以艺术性为主,端砚应该如何创新快速发展?
张春雷:端砚的实用性逐渐减弱,但在创作上不能抛弃端砚的首要特征,如砚池、砚堂等。 否则,就和普通石雕一样。 因此,端砚的创新发展很快,应该注入新文化的内涵。 以《嫦娥奔月》为例,砚中铭文有《嫦娥相知唯明月,碧虚桂枝溢香》。 嫦娥奔月的故事大家都知道,我们本来觉得嫦娥独自守护广寒宫很寂寞,但是这样的碑文让我们想到嫦娥在广寒宫有朋友月亮,从另一个角度来解读这个故事。
因此,必须注意端砚的制作者和收藏者。 在雕刻和欣赏一方端砚作品时,必须重视石材、雕刻工、巧妙的颜色、主题素材、构图等要素,重视作品中反映的意境和内涵,从文化含量上加以大量的研究。 特别是在端砚的研墨功能不是主要的,而是作为鉴赏性艺术品成为主流的情况下,端砚制作者必须改变创作观念,增强其作品的文化和艺术含量。 只有这样,才能使其作品成为传世珍品,被收藏者追捧。
历史赋予了端砚一千多年的文化基础积淀,我们一定要继承。 并注入新时代的内涵,通过创作赋予收藏者和观赏者正能量,不仅仅追求材质,而是提高作品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 记者潘慕英、关家玉
标题:“端砚价钱10年涨30倍”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7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