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663字,读完约4分钟
新邮政发行后,除了发行量大或设计强而不被邮政人看好的邮票外,许多新邮政在集邮市场上卖得高于票面溢价。 但是,新邮件附加值不稳定,市场价格经常急剧下跌,大幅震荡,一年内下跌数次,部分邮件在发行量日后市值下跌高于票面值,许多集邮者和投资者显得非常无力。 事实上,邮政市场上投资风险无处不在,一些投资者手中的邮件不但没有维持资本,反而下跌,很难有长时间解决的机会。 由此,对邮政市场失去信心的人也很多,“远离邮政市场”成为了多位投资者的方式。 有些邮政人对邮票的投资表示怀疑,但邮票真的不值得投资吗? 邮票到底能投资吗? 其实这些想法是邮政市场低迷时人们直观的心理反映。 从早、中期发行的邮票增值经验来看,市场价格基本呈现阶段性上涨的趋势,证明这些邮票的增值是真的。
我认为在注意邮票增值和贬值的价格下降的过程中,必须认识和区别每个邮票的“增值”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如果仔细观察邮票的增值现象,就会发现邮票的增值有自然增值和人为增值两种状态,由于这两种增值的市场表现形式不同,所以这两种增值状态邮票的真正“含量”也有很大的不同。
属于自然增值状态的邮票,往往经过岁月的洗礼,邮票随着时间的积累而不断采用和消费,减少其储备量,储备量和供求关系的动态迅速发展,价格杠杆起到供求平衡的作用,这类邮票不断增值。 回顾20世纪85年代以来我国集邮迅速发展的过程,可以看出随着20世纪85年以后集邮的普及和邮市的出现,集邮经济的理念也得到培养和认同。 加上1991年邮政市场爆发了更大规模的邮政潮,邮票发行量也很小,无形中为未来增值埋下了伏笔。 此后,由于1997年邮政市场狂潮的出现,参与集邮、邮票投资的热情空高涨,邮票一时供应跟不上需求,邮票市场价格大幅上涨。 邮票的附加值越来越大,向人们展示了邮票的投资价值。 由于邮票发行量相对较少,集邮者和投资者的增加,由于邮票的大量采用和消费,市场价格上涨的附加值可以说是自然附加值。
顾名思义,人为附加值多,是指任何发行量都不比同期发行的邮票少,没有时间积累,几乎没有招聘和消费,市场上人为高估的新邮政或近年发行的市值过高的邮票。 值得注意的是,1991年是“j”和“t”字头邮票发行的关口年,从1992年开始发行以纪年法为字号的编年邮票,到1991年发行的“j”和“t”字头邮票发行量虽少,但自然消费数量较多。 1992年发行的编年邮票,发行量增加到2000万套、3000万套、4000万套,更有个别达到5000万套以上(如《壬申猿》生肖票发行量2亿套以上),但邮票的采用量逐年减少。 无形中成为1991年至1992年集邮迅速发展的“分水岭”,这个“分水岭”的关键体现在邮票的发行量上。 尽管编年票至今仍在经历数次大规模减量措施,但全国集邮数量也大幅减少,较1991年前发行的“j”和“t”首字母邮票发行量更大。 人为增值的邮票,在任何发行时间较短的编年邮票中,尤以发行时间不长、具有较好主题素材的新邮政品种居多,这些邮票在投资机构和市场庄家进入邮政市场炒作后,造成了邮票市场价格居高不下的虚假上涨。
人为增值的邮票最大的优势是,升值变化快,价格波动大,附加值不稳定,风险也大,长期投资不理想。 但是,它适合具有较强投机性,把握市场行情波动,投资快速的邮政人员。
综上所述,自然增值和人为增值具有两种不同状态下的邮件上涨特征,其增值过程不同,市场属性差异更大。 邮政市场低迷时,自然增值的邮票抗跌能力强。 人为增值的邮票,往往在价格急速下跌后,留置投资者。 邮政市场上涨行情到来后,自然增值的邮票将呈现稳步上升、步步上升的优势。 人为增值的邮票有可能被炒到惊人的高价,对投资者有很大的吸引力,但伤害也很大。 投资者如果跟风买入,可能很快就赚到了笑脸,也可能一旦下跌,几年也解决不了。
了解邮票增值的两种状态,理智控制投资机会和市场诱惑,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以准备好的智慧和成熟的心情面对邮政市春天的到来,我相信投资者收获的不仅仅是纸币,更是成功的喜悦心情。
(来源:中国集邮报作者:胡静波)
标题:“邮票的自然增值和人为增值”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7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