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225字,读完约18分钟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陶瓷文化,在英美国家的博物馆中展现出特有的风采。 在这些华丽的瓷器陈列中,浙江唐宋青瓷以古朴端庄的形式,清雅内敛的纹样和纯净典雅的色调,占有重要的位置。 浙江在唐-五代-两宋时期,有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的历史,因此将越窑青瓷的刻花技术、秘色瓷、贡窑和衰退等问题成为陶瓷界争论的焦点。 因此,“流居”海外对浙江青瓷的探讨和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
英美博物馆的参观和考察,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为我们过去研究的一点点观点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依据。 英美博物馆陈列的唐宋浙江青瓷中,有常见的器皿和纹饰,也有国内罕见的和罕见的。 本文主要以陈列在美国大城市、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爱丁堡维多利亚和大英博物馆的唐宋时期越窑、龙泉窑为中心,探讨相关问题。 从器形与纹饰、相关器物窑口与年代的筛选和纹饰起源研究几个方面阐述了“流居”西洋博物馆藏浙江青瓷对我们研究的启示。
器形和纹饰
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爱丁堡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有专门的中国馆。 中国馆陈列的文物非常丰富,从历史上的陶器、玉器到瓷器、金银花、漆器、服装、家具等。 其中陈数最多的是瓷器,浙江青瓷有很高的地位。 这里就越窑和龙泉窑的器形、纹饰做一点介绍。
越窑的器皿形状有碗、盘、执壶、唾沫罐、粉箱、皿口瓶、双鱼壶等。 唐越窑双鱼壶,整体的双鱼形状,好像是两条直立的鱼放在一起。 拢嘴,腹部呈直立橄榄形,高轮脚向外突出。 底细不清楚。 肩膀上端的两侧有对称半圆形的双重系统。 双系以下装饰带状鳍,延伸到腹部下部。 双鱼之间有纵向内凹,腹部表面有线刻有鱼鳞纹。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五代越窑刻花龙纹碗、半球形。 开放,深弧腹,圈足。 漆包色闪耀,颜色深。 内壁刻着花云龙纹,画面上有三条龙,两条在上面,一条在下面,就像在走路一样。 纹饰感鲜明,富于跃动感呈浮雕状。
大英博物馆藏着唐越窑荷叶纹碗,削着嘴,斜着肚子,围着矮圆的腿。 胎体坚硬,釉瓷滋润光滑。 盆内外壁刻有荷叶纹,形状不规则。 把青瓷做成多片荷叶重叠的碗,充满高贵的艺术美感。 外墙装饰上花六瓣仰莲纹,阴刻,线条粗。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北宋越窑莲瓣纹盘,这种雷型器皿在大英博物馆的陈列中有两个。 挺直嘴巴,拉肚子,蜷着腿。 胎体坚硬,上青釉,釉料滋润光滑。 颜色深。 内壁沿装饰线刻有草纹饰带,腹部素面,底部刻有双凤纹,头朝逆时针方向。 外墙广泛装饰莲花瓣纹,纹样突出,比例均匀,刀工精湛内敛。
大英博物馆有北宋越窑刻花云气纹盘口瓶,收在盘口、长颈、圆肩、弧腹下,掷向低轮足外。 上了青釉,釉色清爽。 肩膀上装饰双线凸弦纹,弦纹上按对称环状双重系。 腹部有4条纵双线肋,将其分为4块。 花纹块内装饰线刻有云气纹。 这个瓶子形状笔直,色深浅,纹样清雅,是国内宋代越窑罕见的器物。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5代至北宋初期的越窑中收藏有花双凤纹夹耳壶。 直口微收敛,口下有2层台。 应该是瓶盖。 这个瓶子没有盖子,钟有缺口。 扔在肩膀、肚子、脚外。 上了青釉,釉色发蓝。 对称地夹着肩膀耳朵很高。 顶部是山形,下端有圆孔,被认为是用来穿绳的。 隔着肩膀耳朵之间的一端,放一流、中长。 腹部装饰4条线刻上圆形的开框,开框外有品字间隔,开框内划线双凤纹、卷云纹等。 该壶的腹部呈圆形,耳朵夹在肩上的形式,受到当时少数民族器皿的影响。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有北宋越窑划线花双凤纹执行瓶,直口、高颈、散肩、圆腹、圆脚(外观)。 这个壶的盖子有缺口。 在肩膀的端部放长的水流,水流的长度超过了壶口,向外侧弯曲成弧形。 与流动对称地处理手,弯曲高度超过壶口。 上青釉、釉色的蓝灰。 腹部装饰4条线刻上圆形的开框,开框外有品字间隔,开框内划线双凤纹、团纹等。 流卷草纹。
大维德中国瓷器馆藏唐至五代越窑刻划花粉箱,顶部平坦,微拱。 边缘呈弧形,侧面笔直。 上了青釉,釉色是蓝浅的灰。 顶部装饰线刻花卉纹,边缘刻双线卷草纹,侧面刻卷草纹,不连贯。 容器形状有规律,纹样刻划精巧,有规律。
大英博物馆藏南宋越窑堆着莲花荷纹小盖箱,器形小,由盖和箱组成,呈莲花纹状。 顶部凹陷,刻有花香蕉叶纹,纹样凹凸感鲜明,呈浮雕状。 打莲叶做纽扣。 箱体上刻上香蕉的叶纹,与盖体香蕉的叶纹一体化。 盖子造型灵巧,纹样美丽,栩栩如生。 富有强烈的艺术美感。
越窑的其他器皿有燕子、各种纹样和形状的粉箱、碗等器皿。
英美馆藏龙泉窑瓷器数量比较多,同时宋、元、明、清各时期都有。 在此推荐竹节瓶、蟠假发瓶、碗、葵口盘、胆式瓶、洗、假发式炉等宋代器形的一部分。
大英博物馆收藏有南宋龙泉窑莲瓣纹碗,这种器形比较多见。 开放,斜腹,腿围。 上釉、上釉滋润、碧透。 外墙装饰着莲花花瓣,就像盛开的莲花。
大英博物馆收藏南宋龙泉窑菱花口盘,有折缘、菱花口、坦腹、圈足。 上釉,在釉上加上细小的碎片。 器形管制,口用菱花口装饰,看起来优雅高雅。
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在北宋龙泉窑上刻有花纹的塔式罐、塔式盖、盘口、长颈、肩膀滑动,弧腹向下收,脚外圆(外观)。 上青釉、釉色的蓝灰。 肩膀上装饰着双重弦纹,腹部装饰着花牡丹图案,下部装饰着花重瓣仰莲纹。
南宋堆积蟠瓶,相似的器皿在大英、大都会、爱丁堡博物馆随处可见。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南宋龙泉窑飹龙瓶,爱丁堡博物馆收藏南宋龙泉窑飹龙瓶。 大英博物馆维德瓷器馆陈列的是一对。
各馆收藏的这些器皿造型整齐,都涂有粉青釉。 釉瓷的滋润晶莹剔透,宛如蓝玉。 装饰上,爱丁堡博物馆收藏的蟠瓶腹部没有仰莲纹,覆盖顶部的纽扣是大象。 大都会博物馆之一,覆盖屋顶的按钮是小狗。 而且,大卫的一对顶部是鸟,一只是仰面朝天,一只是低脖子。 因为这应该是一对。
两个魍魉式炉都在大英博物馆,分别陈列在中国馆的基本陈列和大维德中国瓷器馆。
大维德中国瓷器馆藏仿青铜器工具式炉的形状,为平口、折缘、束首、散肩、平腹。 底部三足分布成三角形。 上釉、上釉滋润、色泽粉青。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南宋双鱼耳瓶,做浅盘口、长颈、斜肩、直腹、卧底。 有上釉、上釉滋润、色粉蓝、开锁纹。
大维德中国瓷器馆藏南宋龙泉窑竹节瓶,盘口内敛,长颈、斜肩、鼓腹、圈足(外观)。 用青釉、釉滋润,颜色深,锋利。 脖子上装饰三弦纹,肩膀到腹部装饰三弦纹。
大英博物馆收藏南宋龙泉窑琏式瓶,仿新石器时代玉琮的形状。 内圆外侧、直口、圆唇、肩部呈90度直角,腹部呈方形,底部呈圆形。 有上釉、上釉滋润、色粉蓝、开锁纹。
大英博物馆收藏南宋龙泉窑,口朝外,圆唇、斜直腹、低圈足。 釉色浅灰,釉的滋润度失透。 素面。 造型简洁,色泽高雅。 简单地渗出高贵的美。
关联器物的窑口和年代识别
在英美博物馆的青瓷陈列中,有些器物我没见过,但有些器物和我们明确的时间和窑口不一样。 根据器物的不同,外观上好像对真伪也有疑问。 笔者在这里谈谈个人的观点。
关于某些器物的窑口和断代。 上节所述的图四北宋越窑莲瓣纹刻划花盘,外壁为莲瓣纹,内壁口沿装饰卷草纹,底部刻划花双凤纹。 同样的器形,大英博物馆定宋代,大维德瓷器馆定唐代。 (参见the brishmuseum《chinse ceramics》Highlightsofthesirpercivaldavidcollection第10页,the british museumpress )类似的器皿形状在国内很少见。 大英这个底部的支烧痕迹看起来呈白色条纹状。 在寺龙口越窑遗迹的发掘报告中,出现了莲瓣纹盘残片。 由于釉色、纹饰、装烧的优势,笔者认为这两个双凤莲瓣纹盘的时间,都应该是北宋。
另一个是图5北宋越窑刻花云气纹盘口瓶,这个盘口瓶大英博物馆决定了五代越窑。 这种釉的颜色清爽,线条匀称,做工精细。 口径小于腹径,圆脚外圆,线条匀称,体型修长。 底部有白色条纹状的支烧痕迹,这个器形宋代特征鲜明,应该适宜定都北宋。
图9南宋越窑堆砌莲蓬纹箱子,这个小箱子和盘口瓶一起定为五代。 这是越窑少有的堆成纹样的小箱子。 以相似的器形,发现了寺龙口窑场所,但残破比较严重。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寺龙口越窑所在地》第248页,彩色图348。 2002年10月版)时间上早于大英,属于北宋晚期。 器物在工作上比不上大英馆陈列的美丽。 出现越窑箱那样的装饰纹样和器形应该是北宋,积累这样优美制作的应该是南宋时期。 经过与沈岳明的探讨,应该是南宋。
另一个是陈列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图12北宋龙泉窑塔式瓶,这个瓶的形状与纹饰和北宋龙泉窑的风格基本一致。 但是,由于放置位置高,盖子看不到其全貌。 只是颜色的亮度和瓶体不太相配。 其次,这样的器皿在龙泉窑里建造是极为罕见的。 因为这个瓶盖还需要研究。
此外,它还是陈列在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的龙泉窑多管瓶。 这个瓶子的釉药闪闪发光,形状新奇。 笔者可能孤陋寡闻,这种多管出现许多小洞的方法、莲瓣纹僵化、釉油润等,与我们以前常见的南宋时期的龙泉窑有很大不同。 笔者对这个瓶子的真伪存有疑义。
二、一些器物的窑口问题: (1)图11南宋龙泉窑菱花口盘、陈列证明牌上标注的窑口是官窑。 应该归属于龙泉窑,相似的器形在龙泉窑的地方被发现,现在收藏在龙泉窑博物馆。 (2)证书上有标示“亚历山大青瓷碗”的证书,窑口为河南张公巷窑。 这个器物的釉色、胎体、造型和工作与龙泉窑极为相似,与张公巷窑出土的青瓷大不相同,很可能是南宋龙泉窑的。 (3)图18为大英博物馆陈列的龙泉窑瑜伽式瓶,时间为南宋。 这个瓶子的形状很大,造型受到限制。 釉瓷滋润,开成竖条纹状,富有玉质质感。 奇怪的是,圆脚底有深褐色的涂层。 龙泉窑青瓷底部露出胎内,常见的火石红,是我们鉴定龙泉窑的优点之一。 但是,这个瓶底的涂层很可能是后代做的。
以上列举的器物中有几处是分隔物的外观,难免会产生误差。 可以进一步研究。
刻花纹饰起源的思考
与以上器物相比,我对青瓷花纹装饰的起源问题有一些想法。 我们以往的研究认为,越窑的优势是擅长素面釉装饰,不擅长刻花。 由此推测,越窑衰退的一大原因是,唐代以后,由于北方白瓷陕西耀州窑瓷器和花纹装饰的出现,追求装饰的越窑青瓷走向了衰退。 看到以上的英美博物馆,笔者对这种观点感到动摇。 让我们先从以下几个实例开始说吧
1 .越窑青瓷的刻花纹装饰来源于唐代,最常见的是线刻纹的装饰方法。 窑工在瓷坯上用细线刻图案,上釉后进入窑内烧制,见图1晚唐越窑双鱼罐。 其实,越窑在唐代已经拥有相当成熟的刻花技术。 上一节提到的图3唐代越窑刻了一个荷叶柄碗,笔者经常看到这个碗的底部、低轮足、平跟、底部有5个泥点的支烧痕迹。 据此,唐代被规定为正确的。 但是,与这一时期相似的装饰方法和纹饰在国内还有待新的发现。 但是,这个茶碗熟练的刻花技术和设计的配置方法,确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时在北方的耀州窑、定窑,还没有出现类似的刻花纹饰。
进入2.5代,越窑的刻花技术已经非常优美。 图25代越窑刻着花龙纹碗,内壁刻着3根龙纹、腹壁2根,首尾相向,下部有1根盘踞在底部。 龙纹之间漂浮着祥云,就像龙爪张开走路一样,画面充满了整个内壁。 这个碗饰清晰,半浮雕状凹凸致密的半浮雕方法,让我感觉龙真的要出画面了。 这样的器形很可能出自五代吴越国的贵族墓葬。 原因相似,杭州玉皇山五代吴越国王钱元瓘墓出土越窑刻花蟠龙纹缶(浙江省博物馆编《浙江纪年瓷》第192页,文物出版社2000年9月版),上面浮雕的龙纹与这个碗的龙纹非常相似。 挺直嘴巴,束紧脖子,圆肩膀,圆腹部,圆脚外。 肩饰浮雕双龙戏珠纹,龙身有线雕鳞纹,空白有祥云纹。 肩膀是对称双间谍的钟,已经留下来了。 这座坟墓的准确纪年是五代天福七年。 根据这两个器物,我们可以评价越窑此时的刻花技术已经非常精湛了。 其刻花的精美和灵动感远远超过北宋定窑和耀州窑。
压花莲瓣纹。 上述断代中提到的大英博物馆的外壁装饰着两个莲瓣图案,图4刻有双凤图案的盘子。 两盘造型线简洁大方,外墙莲花花瓣宽,呈浮雕状。 内壁口沿装饰线刻草纹,双凤纹细腻。 脚外面很薄,底部有条纹状的树枝烧焦的痕迹。 在这里,我们可以以苏州虎丘塔出土的五代越窑莲华杯托为例进行比较。 这个莲花坛子,从造型到纹饰可以说是非常完美、美丽。 其造型端丽典雅,莲瓣纹宽,里面无垄。 和双凤莲瓣纹盘相似,但是釉色和纹织有差异。 三轮上釉色偏黄,双凤纹盘上釉色偏蓝灰。 托比·双凤莲瓣纹盘的手印在增加,同时莲瓣中间没有凸棱线。 虎丘塔建于5代后的周显德6年( 959年),北宋建隆2年( 960年)。 这个刀柄应该是在这个时间或之前做的。 据塔的建造年代介绍,此时的北宋历朝才两年,这个托特仍应是五代窑工烧制技术的经典之作。 因此,以上这种莲瓣纹盘的莲瓣纹饰,就是这种莲蓬的传承。
我们对比了国内其他瓷窑的莲瓣纹,北宋耀州窑青瓷莲瓣纹碗所展现出的刻花工艺显得稚嫩,展现出北方民族特有的朴拙之美。 而且从纹饰的形状来看,很明显是越窑莲瓣纹的模仿。 北宋定窑白瓷和越窑相似的莲瓣纹,出土于河北定县静至寺肯德基的1个纯瓶和2个标有“官”“孟”字金的北宋定窑白瓷莲瓣纹碗。 穆清认为:“这种莲瓣纹的风格、技法与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出土的越窑刻花莲瓣纹的杯托完全相同。” (穆青编《定瓷艺术》第88页,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10月版)因此,越窑青瓷上浮雕状的莲瓣纹被认为早于北方耀州窑和定窑。
现有考古资料表明,北方定窑白瓷上刻有花纹饰的时间是晚唐五代。 但是晚唐时期的邢窑和定窑白瓷,还是以素面釉饰为主。 临安水丘的墓中出土的几口窑“官”字金银钮花口盘等器物已被证实。 唐代定窑花纹装饰之美,且不及期越窑青瓷。 唐代定窑雕刻花白瓷器,陈列在大英,由于照片的限制,不会在这里出现。 根据以上实例,我认为我们完全有理由。 耀州窑和定窑,北宋时期出现的刻花技术,应该是先从越窑传下来,然后形成各自的风格。 因此,唐宋时期,瓷器的刻花艺术不是越窑受到北方瓷窑的影响,而是越窑首先影响了北方。
4 .越窑的衰退。 从晚唐、五代到北宋,越窑不仅造型线条流畅、颜色漂亮。 同样善于刻花,越窑青瓷的刻花艺术温润儒雅,高贵富有文人化形象。 (李刚主编《青瓷风韵》第112页五代越窑青瓷刻花人物纹注子,第131页五代越窑青瓷鸳鸯注子,第139页五代越窑青瓷蟾砚滴,第142页北宋越窑青瓷拔空卷草纹炉。 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12月版)美丽的纹饰起源于越窑,发现越窑当时具有相当的技术力量。 其能力当然足以对抗北方白瓷和耀州青瓷。 因此,认为不存在北方瓷窑刻花技术的兴起、龙泉窑的兴起导致越窑衰退的问题。 北宋初期的龙泉窑青瓷,集中了当时周围越窑、瓯窑、婺州窑的优势。 这可以解释很多实物。 这个观点是冯先铭、朱伯谦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和论述的。 即“早期产品在器形、装饰和釉色上与越窑、瓯窑和婺州窑相似。 可见龙泉窑与上述瓷窑有渊源”。 (冯先铭着《中国陶瓷》第41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11月版)“受瓯窑影响的淡青釉瓷……另外,受婺州窑等邻近地区瓷窑的影响,内壁装饰团的花、外壁上带有格子图案的碗,从造型到装饰和婺州窑, 另外,将多管瓶的肩腹部分成多段的形状也应该受到了唐代以来越窑、婺州窑多边瓶的影响。 ”。 (朱伯谦着《朱伯谦论文集》第152、156页。 紫禁城出版社,1990年10月版)龙泉窑北宋初期的刻花技术,与越窑刻花技术有着传承关系,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这里面有客观的情况。 控诉的目标发生了变化。 也就是说,宫廷不再像以前北宋初期那样喜欢越窑青瓷了。 因此,原本精致的青瓷数量逐渐减少,消失。 我认为越窑的衰落很可能与太平兴国三年( 978 ),吴越国王钱弘敏被开封梁召见后,吴越国的消亡密切相关。 简而言之,国王走了,这个国家自然融入了宋代王朝。 在这里,笔者认同了王光尧先生的论点。 “使官方视野淡出是越窑衰退的根本原因。 北宋初期,宫廷采用越窑瓷器在上述文件中也证实了元德李后陵出土的越窑秘色瓷器。 但是北宋末期宫廷瓷器的来源发生了变化,越窑已经不在那里了。” (王光尧《浙江地区原始青瓷窑场与越窑兴衰的社会机制》,沈琼华主编《中国越窑高峰论坛论文集》第40页。 文物出版社,2008年5月)吴越国国王进入北京后没有回来。 向朝廷奉献的机制从此发生了变化。 技术精湛的窑工不能为老百姓烧制如此昂贵的宫廷瓷器,越窑的迅速发展失去了重心而衰退。 这似乎更符合内在的流动规律。
早在8~9世纪,浙江越窑青瓷就开始销往海外,11世纪以后龙泉窑青瓷大量问世。 仅在埃及福斯特遗迹,考古学家就发现了8世纪至明代初期的中国瓷器。 他们对其中唐五代越窑和宋代龙泉窑的描述如下:……唐末至五代大量生产出口的越窑瓷器、黄褐釉瓷器等,盆中装饰着划线图案,即向日葵瓣纹,有时罕见空 “具体来说,到了这个时候,青瓷生产的中心转移到浙江省的龙泉县,其颜色清澈,就像秋天的天空空和宁静的蓝海。 ”。 (中)山上次男着李锡经高喜美译蔡伯英学校《陶瓷之路》第15、13页。 文物出版社1984年9月版)我觉得可能是民族差异,欧洲人可能感受不到唐宋时期越窑青瓷和龙泉青瓷所表现出的天地之间永恒的美。 但是,在爱丁堡的玛丽宫(圣十字宫殿)看到了装饰在这里的龙泉青瓷。
1755年,法国着名思想家启蒙家伏尔泰将中国戏剧《赵氏孤儿》改编为《中国孤儿》并在法国上演,引起轰动。 但是,西方人不像喜欢中国瓷器那样喜欢中国戏剧。 他们越来越从瓷器中认识中国。 他们把“中国”和瓷器都叫做chain。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浙江越窑和龙泉青瓷,是天边闪耀的两颗璀璨的明星。
标题:“英美博物馆藏唐宋浙江青瓷”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6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