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824字,读完约7分钟

1971年,李银河打扮成知青,站在草原上留下了照片。 那里是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所在地。 后来,当她结束几年的知青生活回到城里时,她变得不安沮丧,因为心中最美的东西被破坏而痛苦,但历经磨难后,她的心已经成熟,更有力量。 同年冬天,鲁晓芹在北大荒开拖拉机,北京家里的一系列事情让她难以呼吸。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在刘索拉和霜子的回忆中,20世纪70年代的画面是,她们大胆的少女们穿着游泳衣,在玉渊潭公园骑自行车,弹钢琴,唱歌,在公园接吻……成蹊说:“配上70年代荒凉城市的背景,画面像电影一样。 于是有了这个展览会。

这个4月,《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摄影展在北京成蹊现代艺术中心展开,成蹊成为计谋人。 参展者有诗人芒克、音乐家刘索拉、学者李银河、艺术家马可鲁、诗人林莽、张少等30多人。 他们提供了70年代的许多照片和手稿,再现了当时知识分子的文化活动和现实生活。 展览会持续到4月24日。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展览由知青记忆、白洋淀诗群、北京文化沙龙、无名画会、“今天”和星画会六部分组成。 展览厅的几面墙上,斑驳的照片、年代久远的诗作手稿、手写复印证书给观众带来了70年代的回忆和想象。 在照片展的前言中,成蹊写道:“生命以再生的方法表现时,突然结局变得不重要,过程最有意义。” 展览会也不是简单地回忆过去,更重要的是“历史是现在的意义”。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青春的记忆不仅是一个身体阶段性的回忆,也是个人对一个时代的感知和素描。 爬山、下乡、写诗、砍柴、搞文艺、闹革命……70年代的少年青年们被时代的浪潮紧紧包围着,烙下了他们青春的回忆。

成蹊说,70年代的年轻人“他们苦闷、闲散、绝望、无聊、热情、想自由地表达。 他们通常是自学的,读书写字是本能的需要,知识多来自禁书,70年代的文学和绘画正是在这种环境和心境中慢慢培养出来的。 ”。

成蹊说:“不管人们用什么方法送命,青春都是如此动人。”

知青下乡:

“刚从内蒙回到北京时,心里总是感到不安,仿佛失去了什么,同时对失去的东西变得迟钝。 我觉得心里最好的东西被破坏了,失去了。 这种感觉很折磨人,但那并不完全是后悔的心情。 这是从小长大的感觉。 心里什么脆弱的真善美被现实中强大的假丑埋没了,散了,但我不后悔,觉得心里反而比以前平静了,更成熟了,更有力量了。 在这场磨难之后,任何生活都无法忍受。 什么痛苦我都受不了谁也不会轻易相信我什么。 ”。 ——李银河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1971年,多雪的冬天。 几个晚上从梦中醒来,在模糊中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要走向哪里。 我没有和任何人说过家里的事。 包括我最好的朋友。 叛徒、走资派、地主等父母的罪名像巨石一样压在我心里,喘不过气来……我的工作是用机器摆拖拉机,我们这个“东方红54”的车厢群有6人,2人一组,3组倒下。 车长滕友学是标准的山东帅哥。 我是个笨蛋,用当地的话来说,工作是“刹那利”。 那时,我觉得师傅们不太喜欢带我去见傻徒弟,但是老腾没办法。 因为他是售票员。 ”。 ——鲁晓芹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20世纪70年代初下乡的知青自发组织民间诗歌文学活动,在各地形成了“群落”。 白淀诗群就是其中之一,代表诗人有芒克、多多、林莽、根子等。

“1970年初冬是北京青年精神上的早春。 两本最时髦的书《麦田里的守望者》、《带星星的火车票》向北京青年吹来了新风。 随后,黄皮书集团传遍北京:《妇女之谷与其他》、贝克特的《椅子》、萨特的《反感与其他》等,毕汝协的小说《九级浪》、甘恢理的小说《芙蓉之花再次开放时》、郭路生(食指 ——诗人很多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突然,希望化为泪水落在地上

为什么不能预料明天不会难过呢? ”

“伟大的土地啊,你激发了我的热情”——芒格

1978年,北岛和芒克等人创刊了民间诗歌杂志《今天》。 “历史终于给了我们机会。 我们这一代人能唱埋在心里十多年的歌。 为了不受到雷电的惩罚……”。 在全国各地网民的订阅和资助下,两年来,《今日》共印制了9本双月期刊、4种文学丛书和3本“文学资料”。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无名画会”是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70年代活跃的画家团体,是60年代初赵文量、石振宇、张达安等艺术家相识、经常聚在一起画画的“无名画会”的原型。 70年代中期,年轻的艺术家们参加了。 “无名画会”的艺术家们用“前卫”的视角表现出对主流文化的疏离,作品中的构图、色彩使用等艺术语言与当时的革命现实主义绘画大不相同。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70年代,“无名画会”的艺术家们经常去玉渊潭写生。 因为这个团体最初也被称为玉渊潭画派。 “无名画会”的名字正式确定是在1979年。 赵文量和马可等人决定举办公开展览。 在北京美术家协会注册的时候,知道了需要正式的名字。 很多人取名“惊蛰”,提出“等待戈多”。 赵文量从一开始就开始了“周日画会”。 因为每个星期天都去画画。 后来在和石振宇等人讨论时,他说:“任何名字都不代表我们,干脆叫“无名画会”。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马可在他的《无名年代》中写道,这次展览多亏了当时的北京美协主席刘信。 我听说他在文革中有多次进行艺术创作的青年,想为他们举办展览会。 1979年7月,在北海的画舫斋举行了展览会,据画会统计,每天的参展人数达到2700多人。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当时,手绘、乐谱成为知识分子之间最正常的事件。 此外,他们传阅了各自拥有的“禁书”,满足了对精神食粮的诉求。 北京青年们组成了文化沙龙,一起唱歌、看书、写诗、旅行、画画……给彼此带来了精神上的早春。

“在长期精神和物质都同样匮乏的时代,书对我们来说有着罕见的意义。 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认识世界,但我们从书中认知的生活和世界,然后进入生活,进入与我们想象完全相反的世界——这是我们至今无法接受的现实。 所以人们追忆和探索70年代,想从中发现这个时代的意义,似乎我们从70年代中没有真正走出过。 我们本身属于70年代,不管人们今天如何评价它,那都是我们青春的岁月,凝结在琥珀里的岁月。 "——霜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星画会是20世纪70年代末的北京艺术团体。 1979年国庆节前夕,绘画会成员在中国美术馆外以独特的形式举办了星美展。 他们在馆外公园的铁栅上,起伏挂着油画、水墨画、木雕、木雕,吸引了路过就要入馆的观众。 美展由严力、王克平黄霄、钟阿城、李爽等发起。 展览会的作品和“无名画会”一样,震惊了习性为主流的绘画风格的观众。 两天后由于治安管理的理由暂停了。 经美术协会中介,于次年8月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展出。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那个时候,发生了法国女留学生在展览会上说要买我的参展作品的事件。 当时我在那里。 因为不知道画还能卖吗,所以其他星的成员都很着急,被告知应该卖多少钱,不违法吗? 应该有人会说这个价格无论如何都需要一个月的工资吧。 最后,我想了换东西的方法。 我说没有照相机。 我想要照相机。 如果可能的话,我会换照相机。 于是留学生周末去香港买了照相机,回来和我换,我有了自己的第一台照相机。 这个照相机后来拍了很多照片。 ——严力

“《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除非另有证明,本文照片均由成蹊现代艺术中心提供

标题:“《70年代:关于青春的记忆》图片展”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w/16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