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68字,读完约9分钟
互联网流量红利的传播路径:从CDN到IDC和云计算 随着高清视频、直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等新兴互联网重应用的兴起和内容资源的不断丰富,移动用户数量和固网宽带接入数量均快速增长,带动了互联网接入流量的大规模增长,对运营商的基础网络造成了强烈冲击,促使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加大在内容、网络等方面的部署力度,从而推动了CDN、IDC、云计算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随着高清视频、直播、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物联网等新兴互联网重应用的兴起和内容资源的不断丰富,移动用户数量和固网宽带接入数量均快速增长,带动了互联网接入流量的大规模增长,对运营商的基础网络造成强烈冲击,推动互联网内容服务提供商和运营商不断加大在内容、网络等方面的部署力度,从而推动了CDN、IDC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全球互联网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是从1999年到2001年。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期也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1993年,随着中国第一个全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的建成和开通,中国正式进入第二代移动通信时代。2G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为语音服务而不是数据服务而设计的。系统容量小,无法提供宽带和多媒体服务。关于这篇文章的完整报道,请咨询百度搜索乐清智库。
因此,2001年前后,大容量、高频谱利用率、宽带和多媒体3G移动通信网络应运而生。与此同时,随着对HTTP网络内容需求的快速增长,CDN已经成为整个行业的热门话题。除了CDN的全球领导者Akamai之外,2001年在美国也建立了聚光灯网络。这两家龙头企业分别代表了“节点租赁”和“节点自主建设”两种CDN发展模式,引领全球CDN产业随着互联网第一波浪潮而崛起。
上世纪90年代末,代表新浪、搜狐和网易的中国门户网站掀起了国内互联网发展的热潮。网民数量的激增给运营商的网络带来了压力,中国的CDN产业应运而生。中国第一家专业CDN服务公司蓝讯成立于1998年,2000年获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CDN试运行许可证。2000年10月,网景科技成立,中国的CDN商业市场开始形成。2009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同时颁发了三个3G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第三代移动通信时代。
同年10月,网景科技在创业板上市,标志着中国2G进入3G市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2010年,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流量翻了一番。2011年前后,中国的IDC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时期。根据国际数据中心界发布的《2011-2012年中国国际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研究报告》统计,2011年中国国际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达到170.8亿元,同比增长67.1%;从2009年到2011年,IDC的市场增长率保持在40%以上。百度搜索“乐清智库”获得更深入的行业研究报告
2013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向三大运营商颁发了4G牌照,正式开启了中国4G商业时代。同一时期,我国互联网流量增长率重回上升轨道,CDN行业领先网络技术利润增长率达到顶峰。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4年通信运营行业统计公报,2014年4G手机用户大幅增长,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到20.62亿g,同比增长62.9%。移动互联网流量达到17.91亿克,同比增长95.1%。随着移动互联网市场的快速增长和云计算产业的快速发展,对CDN的需求激增,自2014年以来,中国CDN市场进入白热化竞争阶段。阿里云还从2014年3月开始正式提供CDN服务。截至2016财年结束(2015年4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阿里云的营业收入连续六个季度保持三位数增长。
IDC作为海量数据的载体,已经发展成为互联网流量计算、存储和流量吞吐量的核心基础资源。在智能终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应用、数据存储、云计算和互联网流量显著增加。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2016年通信运营行业统计公报,2016年中国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到93.6亿g,同比增长123.7%。这反过来又推动了对IDC互联网基础设施需求的增长。从2015年到2016年,中国的国际数据中心市场在2014年延续了3G/4G跨境时代的高增长趋势。据IDC圈统计,IDC市场总规模为518.6亿元,同比增长39.3%。
2016年,中国IDC市场总规模为714.5亿元,同比增长37.8%。随着5G和物联网业务的出现,互联网、云计算的快速增长,或者对数万亿数据容量的强劲需求的出现,全球运营商和大型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已经部署了大量的云,并推动了云计算的部署。
新的互联网应用的兴起促进了互联网流量的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思科视觉网络指数,全球数字转型将对知识产权网络的需求产生深远影响。全球IP总流量将从2016年的1.2兆字节(96EB/月)增至2021年的3.3兆字节(278兆字节/月)。
其中,全球互联网用户将从2016年的33亿增加到46亿,占全球人口的58%。个人设备和M2M(机器对机器)连接将从2016年的171亿增加到2021年的271亿;平均宽带速度将从27.5兆比特/秒提高到53.0兆比特/秒,视频在互联网流量中的比例将从73%提高到82%。
根据该地区的数据,思科预测,从2016年到2021年,中东和非洲的流量将增长最快,年复合增长率为42%。到2021年,该地区的IP流量将达到每月15.5EB,相当于增长率的5.8倍。接下来是亚太地区,到2021年,该地区的IP流量将达到每月107.7EB,年复合增长率为26%,相当于3.2倍。然而,北美的增长率相对稳定。思科预计,到2021年,北美的IP流量将增长至每月85EB,年复合增长率为20%。
高清视频、直播和其他服务可能会成为推动互联网流量增长的主要力量。
随着奥特视频、4K高清服务、虚拟现实/现实和直播等新兴媒体服务的快速发展,大型视频服务已经成为运营商发展最快的移动互联网服务。全球用户的视频服务消费习惯已经形成,产业链并未失去其受欢迎程度。根据思科的预测,全球互联网视频用户(非移动用户)将从2016年的14亿增加到2021年的19亿,视频流量在互联网总IP流量中的比例将从2016年的67%增加到2021年的80%。
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移动视频流量的年增长率将超过150%,到2020年,移动视频流量在移动互联网流量中的比例将超过60%。2016年,国内三大运营商的网络电视用户总数超过1亿。截至2016年6月,中国在线视频用户数量达到5.14亿。据爱立信统计,中国用户一年的手机视频观看时间比四年前增加了200多个小时。
云计算主导着数据中心的东西方流量
与传统数据中心不同,在云计算时代,东西向流量将成为数据中心内部流量的主导力量,数据中心流量将翻倍。传统数据中心主要向数据中心外部提供服务,因此流量是南北向的。在云计算时代,需要部署大规模集群计算。数以千计的服务器需要协同工作。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和状态同步将成为流量的主要来源。
根据OFWEEK数据,数据中心网络流量将从“南北方向的80%”逐渐演变为“东西方向的70%”。根据思科全球云指数白皮书中的数据,全球数据中心的IP流量将从2015年的每年4.7兆字节增长到2020年的每年15.3兆字节,增长三倍,复合年增长率约为27%。
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流量在2016年翻了一番,人均流量消费水平仍远低于美国。
据IDC预测,2020年中国互联网数据流量将达到8806EB,占全球数据产出的22%,2012-2020年复合年增长率为49%。2016年,中国4G手机用户将大幅增长,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到93.6亿g,同比增长123.7%。平均每月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达到7.72亿,同比增长98.3%。移动互联网流量占移动互联网总流量的90%。
固定宽带接入持续57.5万亿分钟,同比增长15.0%。2016年,中国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6.9亿个,同比增长19.8%。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光接入和退铜”趋势明显,xDSL端口比上年减少6259万个,总数达到3733万个。互联网接入端口的比例从前一年的17.3%降至5.4%。光纤接入端口的数量增加了1.81亿,达到5.22亿,从上一年的59.3%增加到75.6%。
从中美移动互联网流量和固定网络流量的比较来看,中国的人均流量消费水平与美国还有一定差距。例如,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每月平均移动互联网流量为17.71千兆字节,而中国为1.26千兆字节。美国每月平均固定宽带互联网流量为18.5千兆,而中国为3.8千兆。与美国相比,中国移动互联网和固定宽带互联网流量的平均消费仍然很低,增幅为0+。根据思科的预测,到2021年,中国互联网流量的复合增长率将远远高于美国。
关联读数:
标题:互联网流量红利的传播路径:从CDN到IDC和云计算
地址:http://www.yunqingbao.cn/yqbxx/1276.html